职场中处处充满着竞争,职场如战场,稍不留意,就会落入陷阱和圈套。职场中同事间如何相处?一直困扰着中外白领。职场新人如何一入职场就能如鱼得水?据调查一些公司的前辈总结得出:10种新人最受前辈欢迎,你能做的到吗?
诚信是企业招聘选人的首要考虑因素
企业普遍认为诚信是一名新人走进职场最被注重的品质。诚信的品质比实际技术更加重要,一个新人最基本的人品和素质是企业最关注的东西。如果新人秉性诚实守信,那么以后的道路基本不会走歪;但是若新人原本就有点滑头耍小聪明,怎么正确引导都可能偏离轨道。现在做毕业生就业指导,提倡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诚信”,要知道,做到这两个字有时候并不简单,可能会面对诱惑和考验。但不管怎么说,进入职场时,坚守这两个字是必须的。
善于沟通有利于快速打开新局面
据负责企业招聘的主管介:新人性格较为开朗,不能太死气沉沉。能更快地融入团队,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着被别人接受,是企业最喜欢招收的人。相反那些性格过于内向、沉默寡言又很怯问的新人,怎么引导都不知道开窍,不善于主动交流和沟通的新人,则往往会有挫折感,也不容易获得别人的支持。
那种善于交流和沟通的新人,刚进入新环境,就能主动友善地接近身边同事,在该发言的时候发言,在该表示关心的时候真诚地关心他人,周围其他同事也会很乐意去接受这种善意的亲近,并作出相应的反馈。这样双方都能更快地彼此熟悉和了解,不仅有利于新人,也有利于工作开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人可以很张狂,在主动融入团队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
新人刚到一个新单位,口甜、腿勤、能独立思考非常重要,他们真的很讨人喜欢。见着谁都尊敬地唤老师,真诚而不虚情假意,也不耍两面派。有什么工作也都积极肯干,并虚心地向其他前辈请教,即使做错了事情也敢于认错。工作能够善于独立思考,善于积极提问而不刻意表现自己,一般会很快就获得前辈和上级的理解与支持。
懂得合作初入职场很重要
新人初入职场,刚刚迈出学校大门,如果整天一副一种自信满满的感觉,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不懂得与周围的同事合作,可以肯定地说,那很快就“死”定了。
和同事一起共事,有歧见和异议是正常的,但要懂得以合作的态度与大家相处。如果一有意见就和别人而争论起来,甚至发生冲突,弄得在场人都很尴尬,肯定会成为一个不少大家欢迎的人。遇与大家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尽量避免跟人正面冲突,尽量让同事心里也明白,意见相左没关系,伤了和气是大事。双方能识大体,明白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心平气和地探讨问题、互作让步,直至达成共识,是一种最完美的状态。其实,同事之间的情谊也是在工作中培养起来的,团队精神也是通过一次次磨合、理解、迁就锻炼出来的。作为新人,有合作的意识应该较受企业欢迎。
谦虚是进步的阶梯这话是真理
作为新手,处在一个新环境中,不管你多有能耐,有多大的抱负,也要本着学习的态度,“多干活儿少说话”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切忌自作主张。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总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创新想法说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而实际上,能人能在做大事上,而不在大话上,工作业绩才是最好的竞争武器。为了让自己的人生阶梯走得更高,良好的社交圈也是必须的。办公室的团体里,个人色彩过度浓厚,会使人产生排斥情绪,还是谦虚诚恳一点比较好。
务实低调有助于好人缘
以良好的心态,尽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少干涉别人的事,工作上遇到不懂的事情,虚心请教同事,学会融入大的团体很重要。在职场中你可以不与别人比活络、不与别人比个性,但你要善于与别人比真诚、比务实。周围的同事们认可你,有什么事都拜托你,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也都交给你接手,你不仅学到了知识技能,而且离升迁也就不远了。做人要低姿态一点,这是自我保护的好方法,急于求成反而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勤快比懒惰更受企业欢迎
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勤快点总没有错,最忌讳的是眼高手低又懒惰。一次,我们部门来了两个新人,其中一个名校毕业的新人透着一股聪明劲,夸夸其谈,开始比较吸引我的注意力,我就有意给他锻炼一下,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此人不踏实,口才很好,但一碰到烦琐的事就往后躲,最大的毛病是懒,能写五十个字决不写五十一个。几次后就被“淘汰”了。而另外一个非名校毕业的新人,看起来笨笨的,后来发现他很勤奋,很快适应了环境,结果在我们那里发展得最好。
注重细节作风严谨更容易成功
刚毕业的大学生穿着往往比较休闲:牛仔、T恤……但穿着太随意给人感觉慵懒松散,上司或者同事们可能会认为你工作也不会太认真。上班经常迟到早退,动不动就请假,工作时间聊天上网,这些往往是纪律严明的用人单位最不能容忍的。总之,是“菜鸟”一定要尽量严格要求自己,早到晚走,决不轻易为自己的私事请假离岗,多注意察言观色,尽量使自己少犯错误,少出纰漏。
有责任敢担当是成功必备的品格
很多新人会对办公室的琐事不屑一顾,认为堂堂一个名校本科生,就是过来做大事的么。企业看中的是一个员工的职业素质。对于一些别人都推脱不干的事,新人如何能主动要求接过来做,比较容易融入同事圈中,得到领导或者同事的赏识。做每一件事情,都是向上司或同事展示自己学识或能力的机会;尽管单位开始不会对新人委以重任,往往让他们做一些比较琐碎的杂事、小事。但只有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取得上司和同事们的好感与信任。
做“讨人厌”还是“万人迷”?其实很多时候看的就是责任,比得就是担当。讲责任,敢担当,是成功者必备的一种素质。
谨慎言行事不关己少开口
新人如果进入老单位,更应该特别注意。老单位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的是多年的老同事或老同学,甚至亲家关系,他们之间既有利益冲突,也有长期的感情依恋,真真假假,新人初到最好不要贸然介入矛盾当中。有时你听见一个老员工在对另一个骂骂咧咧,其实他们私下可能私交非常好,新人贸然伸张正义,轻者可能被当作“人来疯”,重者就是张狂了。
要知道,老员工有牢骚可以发,新人就不可以,因为老员工对部门有贡献,而且老员工在部门很多年,是家里人,说些过激的话没什么,一旦到了外面他们还是很团结的。新人刚来,什么都没做,就不应该说三到四。祸从口出,不明就里尽量少开口,尽量多看看,多听听,多观察,多感悟,多听多看多想少动慎动甚至岿然不动,更有助于历练自己。
大智若愚闷声求发展
会叫的蛤蟆没度量,能干大事的人不声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初入职场,对于一些“潜规则”还是有必要尽快熟悉的。比如有前辈让你打一份报表,你忽然发现其中有一个重要数据错悟,你是唯恐天下人都不知道似的大喊大叫地告诉他,还是悄悄地走到他跟前告诉他:前辈,你有一个小数据不小心写错了,你看是否需要修改一下。两种做法,哪一种更受前辈欢迎,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当新人威胁到前辈地位,或让前辈“颜面无存”时,前辈们自然会表现出一副凶相。新人发现同事在某个工作环节出错了,可以在私底下告诉他而不是大嚷大叫、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样既给足了同事面子,也能赢得同事的好感。
作为一个新人,该忌讳的一些事务,还是要小心点为妙。其实,在职场里大智若愚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