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玉民:20亿再融资,华晨不会被兼并
在思路清晰、项目明确的前提下,资金不会影响华晨的发展。我想再说一遍,华晨不缺钱,也不会被兼并。对华晨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发展、发展什么的问题,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有清晰的战略。华晨董事长祁玉民针对业内风传华晨要被收购的说法,再次辟谣。
点评:辟谣是没什么问题的,问题是说这样的话有多少底气,世上几乎不存在不缺钱的企业,当然即便不缺钱也不能就 说一定就是生存得好的或者是发展得好的企业。当然,华晨考虑如何发展乃至发展什么这是所有车企都在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战略就让空穴来风见鬼去吧。再 则,在此我也想说,中国有这么多汽车企业,市场会容纳得了吗?会否也象电视机厂一样,通过20年的大浪淘沙最后就剩下那么几个而已,个人觉得市场经济如同 自然规则一样适者生存。
董扬:2015年3000万辆产能并不多
2015年3000万辆产能并不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代表行业反对炒作库存过多的问题。从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企稳向好,从汽车行业的发展来看,信心仍然很重要。我们不希望外界炒作库存的话题,这将给汽车市场发出不确切的信号,干扰和影响汽车行业的发展。
点评:仅仅从汽车企业的角度来说5000万产能也不多,只要他们生产的车能够卖得出去。那么,从消费的角度来 说,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消费能力吗?即便有又能够维持多久?这是个问题,再则,我们从交通承载能力角度说,中国的道路究竟能够承载多少汽车?最后,我们从 能源消耗角度来说,中国现在的石油有一半需要进口,当中国汽车发展到几亿甚至于十亿保有量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进口多少石油?会有人卖给我们那么多石油吗?
徐留平: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勇气和智慧
新能源汽车是什么决定的?是华尔街石油的价格决定的。目前来看如果原油价格每桶低于70美元,新能源汽车就危险了。这是个此消彼长的问题。未来能源是多元化的,当有了风能、核能,让电有了一个很好的来源时,电动车是有益的,但是说全部替代传统,不太可能。
点评:说的一点都没错,但现在我个人真觉得新能源车的发开发可谓轰轰烈烈甚至于可以堪称壮观,特别是国企梯队的 加入更加重了产业投资过热之虞。但是就能否取代传统车型的问题,我觉得无庸质疑,这个要看时间来确定,短期有石油可用的情况下当然是共存状态,当未来的某 一天石油没有了的话,那么不取代也同样是传统汽车消亡的那么一天了。
中汽协杜芳慈:合资品牌推自主是一件好事
总体上看,合资品牌推自主是一件好事,随着消费者需求呈现的多样化、多层次化以及市场竞争的精细化,合资企业现有产品却又无法走向低端,推出自主品牌去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可以促使中方不断完善研发能力、提高技术水平,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点评:说话荒唐,做出事来也许不会这样荒唐就不得而知了。当然说话的人不是做事的人,那么做事的人能否做好我们拭目以待。
吉利刘金良:单纯划分自主、合资意义不大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越来越多元化,单纯划分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已经显得意义不大,市场是检验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消费者的认可才是企业最终价值的体现。吉利汽车从2008年以来坚持品质升级的战略转型,从老三样蜕变为新三样,充分显示了自主品牌有能力造高品牌汽车。
点评:单纯地看问题都是不那么理性的表现,一分为二当然当下也有哲学家学是要一分为三地看问题才是理性的,那 么,自主与合资在某种形式不一样也是存在的,但最终大家都是造车的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才是老百姓喜欢的,也是今后能够长久生存下来的 好品牌,在这里自主与合资的意义就完全不重要了。
清华大学宋健:不应该过分纠结到底什么才算是自主品牌
不应该过分纠结到底什么才算是自主品牌,关键要看能否实现品牌的优化和产品的优质创新,一句话关键看能否做出成果。奇瑞这样的自主品牌和东风日产的 “启辰”、广汽本田的“理念”并没有区别。目前中国市场上都讲日系车、韩系车,同时也正在形成一个“华系车”的概念,它应该是包容的,期待华系车茁壮成长 的一天。
点评: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当然,这个用在人文社会价值取向是有问题的,但是用在这里却是可以的,自主品牌也好合资品牌也好进口品牌也罢,能够做好的才是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