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二轮调控对楼市影响分析及建议


 

一、市场分析
1、本轮政策出台符合二次调控预期,对整体市场影响较小。
4月中旬房地产第一轮调控对楼市形成了比较大的冲击,成交量随之大幅萎缩,房价也有一定的调整,原因是因为第一轮调控是在市场预期之外,来得比较突然。第二轮调控早已在市场预期之中,在股市当中8-9月份A股市场走势已经充分预期了房地产第二轮调控,因此,研究认为,第二轮调控措施的出台,对楼市影响相对较小。从9.29新政出台次日股市中房地产板块的表现看,基本上表现的是利空出尽就是利好,房地产个股经过8-9月份的调整后触底回升大幅放量上涨,这预示着未来楼市经过短暂的观望、调整后将再度回升,初步预计年底及明年初楼市成交或逐步回升,累积需求持续释放。


2、短期新一轮的市场观望产生,需求将有所降温。
4.17新政后由于受政策的影响90平米以下房贷可以做到2成,90平米以上房贷需要三成,首付比例的提高使得以自住为主的刚性需求更加青睐90平米以下的中小户型,所以这种户型在4.17新政后成为市场需求的绝对主导,占到了50%以上。从5-8月东莞普通住宅累积供需情况来看,90平米以下无论是从供应还是需求来看都占到了50%以上,因此9.29新政的首付款比例调整到30%,东莞市场受影响面占到五成以上。

3、观望过后,随着房价的再度调整,累积需求仍要集中释放。
如果要抵消掉因首付增加而提高的购房门槛,开发商和购房者需要寻找一个相互妥协的平衡点,一方面刚性购房者需要增加购房预算,提高付款能力;另一方面,开发商可以通过打折让利等方式降低总价,以此抵消部分增加的那10%的首付款。
例如:总价50万,单价5675元/㎡,88㎡的房子,首付提高到3成,即15万,需增加5万的首付款,如果开发商方面妥协,则需要打折让利。

随着市场观望的产生,需求的下降,成交量的萎缩,房价预计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但实际上,接下来一段时期随着首付3成的全面实施并被市场购房者广泛接受之后,市场观望气氛将逐步减弱,而近两年累积起来的刚性需求购房者,随着政策出尽后,在房价再度回落的时候,预计经过1-2个月的政策消化期后仍将持续集中入市,届时成交量将再度回升,而随着后续供应量的持续加大,价格表现预期平稳。因此,对于本轮政策调控,开发商不用过于悲观,顺应政策和市场的走势做好产品和品牌才是硬道理,要看到实际的购房需求已经累积了较长时间是一定需要释放的。

4、合拼大户型、别墅、超大户型洋房等受三套贷款停止成交预计受阻。
5、对于政策调控所带来的开发风险,三旧改造项目成为避风港。
6、预计市场成交进一步向优质盘集中,如地段、品牌、品质、自然资源等。
7、部分购买力不足的首次置业者转而租房,导致整体租房需求有所增加。
8、部分购买力不足的首次置业者转而购买二手房,二手成交比重相对加大。


二、给开发商的建议:
1、二次调控对市场影响较小,累积需求需要释放,对市场预判可以相对乐观,但需要顺势而为,在伴随而来的短暂观望期可以适当调整价格迎合购房需求。
2、做好产品、品牌和市场推广,有准备的迎接年末或明年初下一波较为强劲的需求集中释放;
3、如果短期资金回笼压力较大的开发商,不妨在接下来的营销中一步到位作出价格调整抢占累积的潜在客户需求和市场先机。
4、开发方向选择上,应顺应政策调控方向以及未来的市场需求特点,同时结合东莞的实际情况,可以部分选择三旧改造项目作为未来的开发重点,这样可以规避目前的政策风险。

三、对佛山购房者的建议:
1、首先确认一点,目前佛山整体房价比较合理,特别是一些普通洋房项目,碰到政策调控就是入市的好时机;
2、如果有开发商因为资金回笼压力较大而出现较大幅度降价的情况,可以抓住机会出手买房;
3、二次调控所带来的观望期比较短暂,对市场的影响也比较小,刚性需求应留意市场上的开盘或加推项目,有价格调整即可考虑入市;
4、需求刚性不是很强的购房者,可以等待年底或明年初入市,未来大部分区域的房价表现平稳,同时促销机会很多,可以从容决定入市时机;
5、目前佛山的城市中心区、中心镇区由于土地资源较为紧张,新盘开发日益减少,而这些区域的购房居住需求日益旺盛,房价较为坚挺,购房者可以量力而行,逢调整或促销都可以选择入市。
6、城市中心区、中心镇区一手房价格日益走高,如果购买力不足,可以选择二手房,价格较低,户型选择多,生活配套成熟,交通出行方便。

 
 

 

 

 
联系方式QQ:121759585      邮箱:[email protected]
 
自主创新是策划之根本
资源整合是策划之生命
核心价值是策划之灵魂
利润至上是策划之目标

品牌追求是策划之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机遇 方法 努力 心态 激情 =成功!            
   ——携手共赢,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