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贪则感应
首先让自己简单地过日子,不要复杂化。许多人执著于积累钱财,自认为是「理财能手」,而忽视了对无常的警觉,但从另外的角度看,这些「能手」其实并没有把帐目算清楚,因为他们将所有的希望放进了一个会破产的银行----无常当中,所收获的「利润」则是无明和执著等障碍,累积越多,障碍越多。当咽下最后一口气时,生命就草率地结束了。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各有各的成功和失败,但所有人都拥有一个共同的成功,那就是死亡。在这个「成功」面前,其他一切的成功如同烟花柳絮。我们如果以贪婪、执著累积著易碎如鸡蛋般的幻象,并以这个幻象去碰击永恒坚固如磐石般的死亡真相,不是很傻吗?
贪是五毒之首!贪婪的土地上会滋生出嗔、痴、慢、疑等毒草。贪婪的人从功利的角度去衡量一切事物的利弊,西藏有句著名的谚语:「再美的鲜花在牛的眼里也是一把草。」换言之,一个贪婪之人即使得到了上师的指引和加持,其贪婪之心也还是会生出妄念来,不断算计著这枝「指引加持」的鲜花值多少钱、自己的成本利润又是多少¨¨等,由于执著于小我,贪婪使人心量狭小,最容易造成怀疑及嘲笑实相。
贪有多种,举凡财、色、名等眼耳鼻舌身意所造成的所有幻相,几乎无所不包。我来美国后发现了一种由于信息过多而形成的症状,我称之为「被动贪欲症」。由于西方新时代(New Age)运动的主流之一是对东方古老神秘学的探讨,因此有关这方面的信息非常多,一些人出于不同的需要,不知不觉地患了「被动贪欲症」,总是抵挡不住好奇和诱惑,结果书越读越多,心中却越来越空虚乏力,最后只成就了口才,口中说得头头是道,却始终缺乏行动力。
中国古老文化中有许多精粹的智能,如《道德经》的一开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外,很多古圣先贤也早已悟出「大道语断」的真理,意思是:高层的智能和真理是不需要语言的。看到许多人仍然淹没在信息的湍流中,不知何时才得以进入真理的海洋,不免令人遗憾又心急!此外,「被动贪欲症」的患者还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导致「厌食」,到最后,一听到「灵修」就产生类似反胃的感觉,那是由于他们遇到了贪心的老师或朋友,并且接受了太密集的信息,再加上自己又没有下功夫简化这些信息所造成的。
贪的对手是舍。舍去贪就是舍去执著,一旦不再执著,就能够无畏,并且获得身心的平静松弛。平静松弛是一种无目的、无功利的柔软状态,这是因为退出了竞争,便能远离人我是非。但这并不意味著放弃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佛法所谓的八正道中,有「正业」这一项,正业即是「正力」,正力不是用来拚搏或荣耀自己的,而是用来服务于生命的:正力就是恰当的力,恰当的力犹如平静松弛的海面,任大船小船遨游其间,而所有世间的事情也应该如此。
一旦贪去除了,其他的嗔、痴、慢、疑也会随之减弱,使得心量大起来,渐渐地像海洋、像天空般蕴育至诚,蕴育丰富,届时我们就会得到一分真实的利益喜悦和因著喜悦而展开的种种「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灵性过程。此时,我们可以邀请宇宙上师们参与我们的精神活动,不用担心,无贪的念力绝对能够请得动上师前来。
本文作者:源淼
本文摘自:<轮回转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