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政府的勇气来自哪里?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9日上午举行的“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表示,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比3要稍微高一点。这是国家部委有关负责人第一次表态认为今年物价会超过3。

    同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马德伦在出席国际金融论坛2010年北京全球年会时表示,央行不会放任通胀的出现。

    这给我们一种感觉,就是政府开始用正确的态度关注和面对当前的物价问题。虽然这个问题早早就已经暴露了,已经有更多的人在质疑统计局和其数据。那么这个正确的态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承认通胀的事实,二是治理通胀的决心。对中国政府,这难能可贵。当然,还有一种解释是,真实CPI已经上升到一个忍无可忍的高度,到了政府无法从统计数据隐瞒的地步,因此选择承认错误的方式,那将是悲哀的。当然,我更相信是前者。

    历次经济危机后期,全球都将面临严重的经济问题,包括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货币政策持续动荡等等,本次危机也不例外,所以美国等等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汇率战等等都是不可避免的。目前我们面临的国内经济问题问题也是非常严重。包括股市大宗商品持续上涨、CPI持续高胀、货币政策左右为难、实体经济萎靡、流动性泛滥等等。

    政府要做的事情很多,如何应付各国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如何解决高通涨问题,如何扩大内需解决过大的贸易顺差,如何提高人民收入,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如果政府真正能够转变态度,从之前的隐瞒、虚报、欺骗到与全国人民一同面对、迎接挑战,我们在面对经济危机和经济动荡时的能力和信心会大大提高。

    关于图标的说明:上图显示的是我国M1同比增量(滞后6个月)与CPI同比增长图,可以看出,97年以来,CPI同比增长与6个月前的M1供给同比增长之间保持了很高的同步,但此次危机后,央行大幅增加货币供给,提供大量的流动性,但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却没有跟上M2的增长速度,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对统计局的数据存在严重的质疑,甚至有专家称真实的CPI或许已经达到两位数。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最高是出现在今年1月份,相应的真实CPII峰值应该出现在7月份左右,如果央行能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保持M1供给的同比增长幅度持续回落,那我们将非常有利于如今局势的改观。但按照统计局的数据,8,9月份的数据依然在增长,同时专家预计11月11日公布的10月份CPI数据会更高。因此这就涉及到真实数据和统计数据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