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保证金”当事官员道歉难解民怨


       现代快报连续报道了江苏盱眙县桂五镇上访农民遭强收“信访保证金”的事件后,终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11月11日该报在《盱眙收“信访保证金”官员诫勉谈话 退钱并道歉》一文中称:近日,快报连续对盱眙县桂五镇上访农民遭强收“信访保证金”的事件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昨日(11月10日),盱眙县纪委表示已经介入调查,并对相关干部做出处理。盱眙县纪委已有初步处理结果:一、盱眙县桂五镇党委书记高乾斌向县委县政府作出书面检讨;二、由县纪委找原桂五镇政法委员魏中益进行诫勉谈话;三、要求相关干部立即纠正错误行为,向两位农民退还‘信访保证金’。”
       然而,综观这起事件的前前后后,恐怕不能“道歉”、“退钱”了事。因为,这么简单地处理牵涉到官民矛盾的问题,实在难以平息越积越深的民怨。
       首先,张文燕和霍益军为什么上访?就目前来看,他们至少遭遇到了不公正对待。这个问题必须查清楚,向公众交代。
       其次,张文燕和霍益军遭强行收取“信访保证金”,当事官员使用了“强制”行为,也可以是为一种“勒索”行为,已涉嫌违法。官员违法,理应深究,才能还信于民。
       再次,如果两位农民当事人在这段期间遭受了某种损失,当事官员理应无条件赔偿。只要这两个农民的要求不过分,可以向当事官员提出相应的要求。今日之中国,不能只有官员要求百姓保证不上访(犯法)的无理要求,没有百姓伸张正义的正当要求。
       官员是人,百姓同样也是人。官员可以要求百姓,百姓也可以向官员体要求。这是百姓与官员之间应该共同享有的基本权利。在这个问题上,官员和百姓如果不对等,那就是当官者不把百姓当人看。后果可想而知。
       温总理说过,政府官员除了做好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利。如果总理代表我国最高行政首脑的话,他的话是有分量的。那么,强行收取上访者“信访保证金”的权利是谁给的?如果没有人亲自许诺,那就是当事官员自己“封”的。这是一种超级越权行为,越权者已经越过了温家宝总理。对这种“越权”官员,如果不“重拳”惩戒,日子长了,得道成仙,飞上天去,或者得术成魔,钻入地下,无人管得了。如果说现在还只是极个别百姓受害的话,那么,到那时全天下的百姓都得受害;如果说现在的民怨还只是星火点滴,那么,到那时就是民怨沸腾了。
       我不希望看到百姓民怨沸腾的那一幕,也没有人愿意看到那一幕。但事实上,有些地方官员都在不同程度地制造这样的矛盾,做一些让民怨升级的事。那是非常危险的,后果也是极其残酷的。沸腾的民怨虽然跟对待外敌入侵时的“同仇敌忾”有所不同,但民怨爆发后所造成的社会创伤,是任何良药都无法医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