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到底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在行业市场格局趋于稳定的时候,招商等功能开始淡化,到底新时期的展会能为摩托车企业带来哪些好处?本文将分析新形势企业竞争方式的转型。
摩博会:一次展会,一个行业
撰文/本刊徐勉振
随着中国摩托车原始销量增长的趋缓,原来支撑产业发展的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无论是板块划分理论的演变还是产品消费群体的转化等,很多潜在的信息都在向人们展现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摩托车产业已经处于由传统代步工具向休闲娱乐转化的临界点,而这些,都在第八届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上得到验证。
企业竞争力展示的重要载体
对新生消费群体来说,选择产品时更多考虑的是产品的性能、品质以及品牌文化,因为这些消费群体的经济收入都相对比较高,所以在摩托车选择上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车性能上比别的车好在哪;自己的车有什么独特的创新设计及先进科技,在别的车上没有;自己花重金选择的这个品牌有什么文化是区别于其他品牌车的。至于价格上的吸引,对这些消费者来说只是他们考虑的一小部分。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上,很多细节性的变化正反映这种转变的趋势。首先是产品展示。一场成功的展会本身蕴涵很多产业发展和产品的信息,平时由于企业间信息沟通不畅和有些企业的刻意底调,这些信息很难被捕捉,而这些信息在展会上集中表现出来。企业参展的目的除了自身展示新产品、提升企业知名度外,还是了解行业变化的最佳途径,市场上哪款产品最受欢迎,竞争对手的各种信息搜集,这些都将是展会带给企业最有价值的东西,这能帮助企业及时地对自身的战略进行实施和调整。
在这次展会上,美国哈雷戴维森、意大利杜卡迪、比亚乔、法国标致、日本雅马哈等国际一流摩托车企业带来了34台进口全球顶级摩托车参展。而国内很多企业在此次展会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嘉陵把三种型号的军用摩托车搬到了现场;宗申集团把《罗马假日》中经典踏板车VESPA从意大利带到了重庆。力帆展出的水冷多功能摩托车,这种摩托车不仅能够多装载货物,而且通过在发动机上外接抽水机装置,就可以利用发动机抽水,浇地、洒农药等等,实现多功能,多用途。钱江、大阳和春风等企业也拿出自己的核心产品进行展示,吸引了很多国内外参展商的兴趣。
还有就是企业系统竞争力的展示。这次摩博会上,兵装集团摩托车事业部成立以来首次以集体的形象示人,显示了兵装集团对展会的高度重视。大长江集团(豪爵摩托)也已与其合作伙伴铃木共同参加第八届中国摩博会,利用展会全方位展现大长江集团的品牌实力。此外,大长江还提出“我们与合作伙伴在一起”的口号,携其配套体系内的不少于100家优秀供应商联合参展,并邀请其全国各级经销商参观展览,表现出豪爵深刻的市场洞察力和一流的整体营销能力。
文化构建,未来竞争的重点
摩托车为什么得到很多人的诟病?为什么很多城市又将摩托车拒之门外?这里边除了道路设施建设和政府部门管理的原因,很多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目前困局的主要原因。而摩托车的文化提升可以有效改变外界对摩托车的传统认识。这种认识的改变首先从骑行文化和安全文化入手。
首先是骑行文化。这次展会安排了精彩纷呈的赛事,在比赛的过程中,还设有摩托车安全驾驶普及宣传巡游活动、摩托车特技表演赛及闭幕文艺晚会等环节。此外,选手的表演赛也将是此次赛事的一大亮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车手将以其精湛的专业技术博得众多业界人士及摩托车运动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从另一方面促进带动业余摩托车竞技比赛举办的水平,为广大摩托车爱好者提供广阔的平台,近距离接触国内顶尖赛事及选手,以提升其专业素养。
日前,从摩博会组委会获悉,第九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的活动组织工作已经展开,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摩托车行业文化氛围。本届摩博会将继续着力打造 “摩托之都欢乐重庆”骑行活动,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提高活动的档次和规模;此外,还将举行“寻找你身边的骑士”大型行业推广活动,邀请行业内产销体系、摩托车爱好者、各类媒体的广泛参与,将摩托车行业引入大众视野,重塑行业形象;不仅如此,组委会还将与媒体合作共同策划改装车比赛,在展会现场掀起摩托车风尚高潮;与本地媒体的合作也列入了计划,以增强本地市民在展会现场的互动环节,营造良好的展会城市氛围。丰富的文化活动加上山城的独特美景、美食,相信本届摩博会一定会成为摩托车行业及广大车迷的不可错过的节日。
还有就是安全文化。专家指出,“摩托车产品真正有效的安全性能,不是消费者传统认识中的仅仅是装备安全,而应该是基于人本主义,从产品的安全设计出发,渗透至装备安全、环境安全、使用安全的体系性安全和从产品到应用中的整体过程的安全,并不是单纯某个点的安全。”。
摩托车工业发展与道路交通事故的居高不下,这是一对非常现实而又难解的矛盾。之所以难解,是因为在摩托车工业大发展这突如其来的大好形势下,与摩托车相关的各方面建设没有到位,我国交通事故频发,正是因为在社会各方面存在操作缺失,摩托车安全应该上升为一种文化,成为人人遵守的社会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交通安全。
中国摩托车文化的建设,更应该从方方面面,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它包括交通文化、安全文化、法律文化等内容,摩托车文化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我们的摩托车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国民享受摩托车文明的时间还比较短,在应对摩托车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还缺乏应有的自 制力,在道路建设上、法律法规上、交通规则遵守上和摩托车安全技术上,我们都有改进的空间,而且这应该是一场全民运动,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在相关领域的努力。
未来摩托车博弈靠什么?随着摩托车深度竞争,就会意识到摩托车背后所蕴含的不单是“力量型”的比拼,最终都离不开文化的角力。
将摩托车带到公众视野
——重庆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伟
第八届摩博会一扫以前摩托车展会的颓废,让人们认识了一个展会应有的魅力。去年摩博会的成功,更增添了人们对第九届摩博会的期待,究竟今年的摩博会会带给人们怎样的精彩?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采访了这两届展会的组织者:王伟。
《摩托车世界》:随着中国摩托车产业环境的变化,您认为目前展会对企业的促进作用有哪些?这与以前行业的展会相比,在功能上有哪些变化?
王伟:与前些年相比,摩展对企业最大的作用就是企业技术实力的展示和文化影响力的传递。在摩托车市场发展的初期,由于开拓市场的需要,展会在很大的程度承担起招商和交易平台的功能,但是随着摩托车市场的不断成熟,目前单纯消费摩托车进行代步和生产的消费群正在逐渐饱和,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成熟和壮大的80、90后消费群体,这个消费群体除了对产品品质的关心外,对企业的品牌文化的消费也在逐渐加强。所以,目前企业竞争的多是文化认同,而展会,为企业展示企业的品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此外,展会还给外界了解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由于传统观念对摩托车的误读,人们对摩托车还存在抵触心理,中国禁限摩城市的范围还在扩大。改变这种局面不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集体面临的问题。展会可以让外界充分认识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将摩托车最大范围地推向公众视野范围,消除某些不好的观念对摩托车产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争取政府的支持。
《摩托车世界》:无论在档次和规模上,您在很多场合表示要将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打造成中国的“米兰车展”,您认为在目前中国摩托车产业现状下,中国摩展与米兰车展的差距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的区别是参展商的国际身份构成和观众对摩托车文化的普遍认同,而这和中国摩展的现实情况有很大的原因。
举一个例子,由于米兰这个国家的面积比较小,参展企业大部分都来自欧洲特别是米兰周边的国家,很容易实现展会的国际化氛围的构建。还有就是米兰有很好的市场环境和广泛的爱好人群。在展会上很多都是全家集体参加摩展,不但有咿呀学语的孩童,更有一些十几岁的孩子,用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在展会上买摩托车的小模型和饰品,而且可以在试骑车上娴熟地进行操作,这些在国内根本看不到。
受城市禁摩的影响,中国摩托车市场高端车型和文化消费需求被暂时限制,摩托车消费市场主要面向广大的农村,作为单纯的代步工具和生产工具,这是中国摩托车市场与米兰的最大差异,但正是因为这个差异,为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的兴起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正是由于目前中国摩托车产品的特点、制造规模和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我们完全可以吸引世界领先的摩托车制造企业和占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买家参展和采购。
除了以上外在因素的差距外,很多来自企业本身的对展会的认识和利用方面也存在差距,米兰车展在展商自办活动、主办方组织活动、展会服务等方面值得我们中国企业学习。
《摩托车世界》:相比较前几届的冷清,您如何看待2009年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的成功?
去年展会的成功,离不开前几届展会做的工作和社会各界给予展会工作的大力支持。正是有了业内各界的鼎力支持,才有了去年展会的繁荣,在这里我对他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目前中国摩托车产业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展会会务组对行业走势进行精准的判断,明确了展会现阶段的主要功能,适应也企业的发展需要,这些也是去年展会成功的主要原因。
去年的摩博会在各界的努力下取得一些成绩,但与我们“打造一个国际一流摩托车专业展会”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今年我们将除了不负行业和政府的委托,利用各种资源将摩博会办好之外,还将以摩博会为平台,联合国内外重要的企业和机构,为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多做一份贡献。
《摩托车世界》:第九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目前准备工作进展如何?您能否透露一下今年展会的精彩内容?
目前展会的招商和沟通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目前我们已经邀请南美、非洲、东南亚、阿拉伯地区等中国摩托车主要出口国采购商来华采购,并在北美、欧洲等摩托车文化发达地区投放广告,打造展会的国际化品牌。
此外,骑行文化也是这次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摩托车文化宣传推广工作,举行“骑士评比”活动;切实搞好摩托车骑行活动,提高“骑行活动”的档次、规模,切实落实重庆市政府为骑行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组织农村摩托车运动会;建立摩托车驾驶安全基金;进行各种形式的摩托车驾驶安全教育。
在国内的宣传工作上,我们将邀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围绕“摩托车行业对就业特别是城镇乡村就业的贡献”、“摩托车行业对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贡献”、“摩托车产品对我国交通体系特别是农村交通体系的贡献”、“摩托车行业对中国大规模制造能力形成的贡献”进行专题报道。
我们诚挚邀请行业企业在2010年参与中国摩博会,希望贵公司业务新的增长点就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