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力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西安力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记者 张敏洁

几乎是在千年之后,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再一次开始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征程。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批,给了作为该经济区核心城市的西安一个具有无尽暇想空间的礼包。这个礼包包括设立科技特区、区域金融中心、保税区等,并赋予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

而几乎就在同一时间,一份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参与调研、制定,旨在打造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方案也上报至陕西省政府层面。

该方案的核心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西安浐灞金融商务区建成一个聚集各类金融机构和配套服务机构,服务于全省的金融功能区。而最终的目标则是成为各类金融机构功能互补,金融功能能够辐射西部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事实上,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西安近年来一直在谋求成为西部金融中心。而且早在2007年的陕西省金融工作会议上,时任陕西省省长的袁纯清就明确提出“要把西安打造成为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

2008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以构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为目标,建设浐灞金融商务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使金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此后,陕西省政府和西安市政府又多次明确,西安要以构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为目标,积极培育金融市场,启动浐灞金融商务区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来陕设立总分支机构。

尤其是最新获批的《规划》则更是明确提出,西安要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整合地方金融资源,积极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合并重组。

不仅如此,西安还要推动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探索建立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社。鼓励民营金融机构发展,支持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和典当公司。并创新融资方式,着力将西安打造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

而记者也在采访中了解到,西安建设西部重要金融中心的目标任务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四个高地、四个功能、五个基本建成和一个目的”。而其中“五个基本建成”就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金融组织体系、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现代金融体制运行机制、金融监管安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

西安金融位居西部前列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作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西安目前正处于经济腾飞和加速发展的时期。而依托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的承载力和辐射力也在不断增强。

而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金融业也已逐步实现从规模和总量扩张向服务功能提升和结构优化的转变。

根据官方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西安共拥有银行类金融机构30家,分支机构近1000家,从业人员2.5万人;拥有保险公司34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79家,辖属分支机构441个,从业人员7200多人;拥有证券公司和营业部52家,投资者达到140万人。其金融机构数量、金融市场规模稳居西北地区首位,名列中西部地区前列。

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09年,西安更是在信贷增量、小额贷款公司设立、村镇银行筹建、创业板上市、企业重组等方面屡创新高。

对此,西安市金融办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9年西安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623亿元,同比增31%,新增存款1790亿元,同比多增617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4866亿元,同比增38%,新增贷款1306亿元,同比多增575亿元。其信贷增量接近上年的两倍,信贷增幅位列15个副省级城市前茅。大大高于全省(36.65%)、全国(32.99%)信贷的平均增幅。

而事实上,根据记者掌握的资料,西安的金融增加值早在2008年就已经占到了整个GDP的6.5%,这个占比明显高于同处西部地区的重庆和成都。

据此,西安市副市长黄海清认为,金融业已经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综合考虑西安目前的金融存量和各种市场要素,在整个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还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够与西安等量齐观。

而当前,西安也正按照省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建设西部重要金融中心为目标、以建设金融产业高地、金融创新高地、金融信息高地和金融服务高地为突破口,全力推进西部重要金融中心建设。

如果以5%作为一个产业成为城市主导或优势产业的界限的话,那么金融业已是西安的一个优势产业。黄海清说。

而进入2010年以来,随着西安创建国际化大都市步伐的加快,西安谋划西部金融中心的步伐也随之加快。

1月11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决议,将西安浐灞金融商务区命名为西安金融商务区。并随之出台了《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关于支持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推进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

根据西安市政府的安排,西安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浐灞金融商务区建成陕西金融功能区。而《规划纲要》则进一步明确提出,未来10至15年内,西安金融商务区将在西安市主城区东部的浐灞生态区,占地1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成区域金融机构聚集地、区域性金融后台服务与金融服务外包基地、企业总部聚集地、区域性金融博览和培训中心、新兴市场孵化基地。

对此,西安金融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亢振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安将力争到2020年在浐灞生态区内打造金色金融与绿色生态交相辉映的生态型金融商务功能区,使西安金融商务区成为西安国际大都市的金融核心区、关中天水经济区金融服务支持基地、中国西部金融创新实验区。

而未来的西安金融商务区功能定位的五个重点之一则是作为金融机构的后台基地和以服务外包为主的基地,后期再发展成为新型的金融市场和准金融市场的培育基地,并成为金融机构提供配套服务的商务中心。

届时,西安金融商务区将形成金融机构的总部基地、区域性后台服务基地以及现代服务产业聚集区。而根据初步的估算,未来的金融商务区区内金融业增加值也将占到整个西安市金融业新增值部分的50%以上,陕西省金融业新增值部分的30%以上。

西部金融中心的西安思路

而事实上,早在2007年,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谷慎就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金融中心所有的基本要素上说,西安已经形成了西北金融中心的雏形。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西安金融商务区的建设才被寄予了更多的期许。尤其是2009年6月16日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推出的首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中,西安在全国24个城市中排名第11位,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的排名也让西安在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进程中变得更为自信。

而这也意味着,在西北地区,西安金融中心这一角色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事实上,即便是在整个西部地区,重庆、成都的金融中心指数也落后于西安,因此,在当前三地竞相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大背景下,西安的前景颇让人遐想。

2010年7月19日,记者在西安浐灞生态区采访时看到,地处浐灞三角洲中南部的西安金融商务区正处于紧张的建设之中。

据介绍,与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隔灞河相望的西安金融商务区东临灞河、西接浐水、北至浐灞大道、南至陇海铁路,规划用地面积7000余亩,而规划中的 一核、两带、三片区布局也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全力推动下初步呈现出来。

与此同时,《西安浐灞金融商务区发展战略》、《西安浐灞金融商务区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西安浐灞金融商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细则也相继完成。

而按照规划,紧邻灞河的中心位置将建成西安商务核心区,其中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总部。届时,三区服务明确将集中为核心区服务,位于安邸立交以北的北片区将形成区域政务中心、文化中心和投资服务中心;位于东三环以东的东片区将构成包括商业、娱乐、休闲、公寓等在内的配套服务设施;位于东三环以西的西片区则承担着金融后台服务平台的角色。而两带则由灞柳西路灞河景观展示带和桃花潭浐河景观展示带组成。

与此同时,正在加紧建设的西安金融商务区也将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模式,通过起步、拓展和深化三个阶段,推进金融商务区的建设发展。其初期目标是将西安金融商务区建成拥有较强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能力,服务全省的金融功能区;中期目标是以金融商务区为载体,立足陕西辐射西北,共同将西安建设成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远期目标是利用欧亚大陆桥和新丝绸之路核心城市的优势走向国际,推动西安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届时,西安金融商务区将不仅是西安国际大都市的金融核心区,更将成为中国西部区域金融创新实验区,并为构建西北区域金融中心发挥核心作用。

而根据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已有苏陕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香江国际财富中心、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综合服务中心等多家金融、商务机构纷纷落户西安金融商务区。而到2020年,金融商务区也将吸引20家以上金融机构的总部,100家以上现代服务外包企业,引入1000家以上商务机构。

对此,陕西省金融办主任茆君向记者表示,目前,陕西经济发展已经迈入快车道,全省金融业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因此,加快浐灞金融商务区建设恰逢其时。

而参与编制《规划纲要》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也乐观的表示,未来的西安金融商务区不仅将服务于全省的金融功能区。而且还要与西安其他的金融功能区协调发展,最终将形成一个金融体系比较完备,前台、后台服务有机配合,各类金融机构功能互补,金融功能能够辐射西北地区的金融服务中心。 

与此同时,一些金融专家也纷纷表示,西安在区位环境、金融辐射及城市地位等诸多方面具备独到的优势,随着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西安也必将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金融中心。

而事实上,西安目前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如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西北分支机构均设在西安,而全国各大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西安的分支机构、营业网点也位居西北各城市首位。可以说,西安这座城市的金融聚集效应正在逐步形成,而这也为西安建设金融中心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势条件。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更是断言,西安建设金融商务区不仅可以促进西安乃至陕西省金融服务业的更快发展,而且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地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科技创新。

西安变身西北金融中心

2009年11月7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主办的西安浐灞金融商务区战略研讨会上,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民生向记者透露,作为西安金融发展的重要区域,西安市产灞生态区今后的发展模式,主要还是金融总部,也不排除后台服务中心,包括呼叫中心、培训中心、灾备中心等等。

而与《规划纲要》同期出台的《关于支持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则进一步从财税支持、土地支持、生活服务等方面提出了11条优惠政策,推动西安金融商务区建设。

《实施意见》指出,西安市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西安金融商务区内设立的金融机构总部或地区总部,补贴其在西安金融商务区购置、自建或租赁自用办公用房,奖励西安金融商务区内对西安金融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而针对5年内入驻西安金融商务区的新注册金融机构则实行免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所收取的所有登记类、证照类、签证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与此同时,记者也在采访中了解到,西安市政府也将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和金融业发展,力争将西安打造为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使金融业逐步成为西安的优势产业。

而根据其2009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到2010年,西安市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14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6%左右,占GDP比重52%左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96亿元,年均增长19%。

  对此,西安浐灞生态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静向记者表示,西安金融中心建在浐灞生态区,而浐灞生态区则是按照生态新城、和谐新城的理念积极构建的低碳化新城区,非常适宜发展以金融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而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西安理应成为西部的金融中心。他表示,西安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起了由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由银行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构成的金融监管体系,而且事实上已逐步形成了西北地区乃至中国北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

因此,在新一轮开发中,西安应争取进行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投资西部开发,进一步强化西安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为西部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为快速发展的非国有经济输血,从而促使非国有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而这也必将有助于完成陕西向金融大省跨越的历史性转变。

西安加速建设西部金融中心

   而随着《规划》的进一步落实,西安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思路也更为明晰。

早在2009年11月17日,现任陕西省代省长赵正永就在2009欧亚经济论坛金融合作分论坛上宣称,到2020年,要把关中地区建设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新的重要的增长极这样的一个发展目标,这将为加快西安迈向国际化大都市,并最终发展成为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力。

而全国省级金融办联席会议中央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也在4月份来陕西调研金融生态建设和西部金融工业发展时建议,建设和晋升西安金融中央城市功能,既要站在立足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重要战略部署上高出发点发展这个金融商务区,同时要尽快发展金融要素市场,尽快完善资本的基础带动功能,在吸引这些国际机构的政策上要有特别的灵活机制。

何认为,西安金融商务区要尽快着手打造未来极具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功能的西安碳金融交易所,并用这个交易所来打造西安的世界金融品牌。

“而要真正成为国际大都市,西安除了要尽快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之外,还必须加快建设金融中心的步伐。同时,西安还要创造各种条件,成为国际生产控制、决策和管理中心。只有这样,国际大都市才能名实相符”何世红说。

与此同时,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兼国际金融教研中心主任李富有也认为,西安首先要把商贸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和饮食业吸引过来,等经济发展起来了,产业自然集中。其次,政府方面的政策也很重要。如西安市政府前段时间出台的《实施意见》可以很好地吸引一些产业过来,但不是因为政策优惠就一定会促进金融商务区的发展,这要看这些优惠政策是否真正的实施到位。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金融商务区才能循序渐进地发展起来。

而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涛则建议,西安应把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放在西安发展战略的高度,通过外引内联来发展本地金融业,要引进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形成一个开放的金融市场体系,使西安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的聚集中心。如果金融行业能够快速发展壮大,必将会直接撬动陕西第三产业快速增长,从而会促进整个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冯涛说。

事实上,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西安金融商务区在坚持生态金融和金融生态高度融合的思考下,最终也确定了一核、一带、三平台的总体产业空间结构。尤其是西安金融商务区目前在建的几大基地和中心,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区域性金融机构地区总部和陕西能源化工等大型企业的总部基地。

而作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的具体承载,西安金融商务区也必将迎来其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可以想象,未来,这个充满希望的财富之城,必将依托欧亚经济论坛、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国际化品牌,成为一个聚集各类金融机构和配套服务机构,拥有完备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能力,服务全省,辐射西部的金融商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