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关注CPI持续上涨就是关注民生


 
孙金栋
 
高企的物价指数,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工资成为最后的防御盾牌,因为在大城市里,不少年轻人除去租房和日常开销,基本成了月光族,未来一年工资能否上涨,成为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1112日四川新闻网)
 
企业工薪一族,迎战涨价风靠两条:一是靠所在企业工资上涨点,二是靠政府把物价稳住点。
市场经济下,由政府控制物价不可能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全部商品由政府定价,一定多年不动。因此,有些省份采用限价法,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由所在企业工资上涨点,还是比较靠谱。企业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员工工薪本身就是企业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按经济效益把企业分成三大类:赢利企业。员工工资与经济效益、个人业绩直接挂钩,水涨船高;无利、微利企业。企业无力加薪,员工工薪只能原地踏步了;亏损企业。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谈不上加薪。
 
四川多家企业关注CPI持续上涨,效益较好的企业承诺来年加薪,这比花巨资做广告还要强。它体现了企业管理者把员工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上,关注民生就是“领导心中有员工”。员工从企业经营中得到了实惠,它就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劳动积极和创造性,形成无形的凝聚力。从表面看,为员工加薪分割了企业效益这块蛋糕,但是员工们还会通过降低物质消耗、改革工艺技术、提高劳动效率等渠道回报企业,把企业利润这块蛋糕越做越大。
 
赚了钱就做假账、虚列成本减少利润,欺骗员工、漠视员工的无良企业,早晚会被员工们识破。躺在亏损包袱上无所作为的企业,他们不关心员工疾苦,就会出现“人离厂破”的恶性循环。
 
福建厦门市领导关注民生,有个设身处地“倒过来”的思维方式。笔者建议,企业老总们不妨“倒过来”为高物价下的员工们想一想:企业赚钱了我们的腰包为有没有鼓起来?企业亏损了我们的腰包能否保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