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内需主导陷阱”


谨防“内需主导陷阱”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就成为了我国各界的普遍共识,其中很多学者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由外需和投资推动型转变为内需为主的推动型,要减少我国经济发展对外需和投资的依赖性,甚至还出现了一种“妖魔化”投资的倾向,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走的是一条工业强国的道路,经过三十来年的发展,我国工业虽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然而,这不是“世界创造”,我国还远不是一个工业强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我国制造业整体上还处于链条的中低端,而且,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也明显偏小,这与我国是一个世界大国很不匹配,这一切都说明了我国工业化还远没有完成,我国工业目前还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这与早已完成了工业化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存在巨大的差距。可见,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程度,直接决定了投资在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是短期内,至少十年之内难以撼动的。
从我国城市化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才45%,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是70%左右,相比之下,差距非常明显。因此,今后1020年,大力发展城市化,以此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城市化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地下设施、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城市文化、社会保障、安全等领域的发展,这两方面的建设与发展首要的还是需要大规模投资。
从启动内需的角度来看,首先,我国人们的收入普遍比较低,收入低是由于生产率比较低,如我国很多出口制造业企业只是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赚取的只能是很少一部分的加工费,大部分利润则进入了国外的跨国公司,这样,企业员工的工资当然就比较低。可见,要有效提高人们的收入,就得持续提高生产率,而生产率的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努力的结果。其次,我国收入分配严重失衡,内需的有效启动,需要变革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而我国现有的收入分配体制已经被锁定在一种非效率状态,该体制的变革,必然会引起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强力”博弈,这就决定了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第三,我国还远没有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又加上我国传统的谨慎、节俭文化,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人们即使有钱,也不敢随便花。可见,我国内需的真正有效启动,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
历史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不同的历史阶段,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人们收入和社会保障建设的现状,说明了我国还远没有完成现代化,在这个历史阶段,投资和对外贸易还应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这个阶段应该至少还要持续10年以上。当进入工业化后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就会逐渐转变为“投资、外需和内需协调推动”,当完成工业化后,才会像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进入以内需拉动为主导、投资和外需为辅助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现在就强调我国经济发展以内需拉动为主导,这无疑是违背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规律,进而会陷入一种“内需主导陷阱”,这明显是不明智和不现实的。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时,自然就会形成内需拉动为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而不会像现在这样,无论国家怎么去启动内需,可内需就是启动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