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生育观念和婚后结余支出更理性 婚后结余主要用于投资和经营


新人生育观念和婚后结余支出更理性

生育让位于事业不占主流

婚后结余主要用于投资和经营

本报讯(记者 刘英潮)本报日前推出的第五届大型集体婚礼新婚消费问卷调查显示,2010年结婚的新人与14年前的新人相比,更擅于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关系。14年前,超过半数的新人选择在生育上“事业优先”,而本届新人对此支持率降到15%,超过半数的新人选择在生育上“顺其自然”,比14年前增长了17%。此外,在安排结婚支出结余上,“用于投资和经营”被列为首位。

    在参加本届调查的新人中,新人生育观的支持率排序分别为:“顺其自然”为首位,支持率为51.7%;支持“个人先在事业上求得发展再生育”和“先玩一段再生育”的支持率相同,同为15%,并列为第二位;随后是选择“婚后立即生育”的占8.3%,“不打算生育”的新人仅占3.3%。而1996年参与本报问卷调查首届新人中,生育观排序为:支持“个人先在事业上求得发展再生育”居首位(50.5%,)随后是“顺其自然”(34%)、“不打算生育”(10.5%)、“先玩一段再生育”(6%)、“婚后立即生育”(3.5%)。对比两组数据变化,显示出当代新人不过分强调为了个人事业发展而推迟养育下一代,而是更强调自我感受,他们的家庭生活“幸福指数”的认同率比14年前的新人要高。

       特别是本届新人中,“80后”独生子女新人占主力。在具体的分组调查中,选择“婚后立即生育”的全部为独生子女新人,占15.6%。选择“顺其自然”的独生子女新人和非独生子女新人分别为46.9%和57.1%;支持“个人先在事业上求发展再生育”的非独生子女新人占21.4%,独生子女新人只有9.4%,前者高出12%;选择“先玩一段再生育”的独生子女新人占18.75%,非独生子女占10.7%。从以上数据显示,独生子女新人的生育观念更重视个人和家庭感受。

  而在“新人如何安排结婚支出结余”调查中,本届新人的选择排序与历届新人相比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本届新人排序为:“用于投资与经营”(59.3%),“储蓄”(42.4%),”文化学习”(28.%),“购买生活必需品”(27.1%),“购房或还房贷”(25.4%)。      而1996年的新人选择前五位排序为:储蓄、文化学习、投资经营、购买生活必需品和购买住房。2000年和2003年的新人都把“文化学习”列在首位,“投资经营”和“储蓄”分列二、三位。本届调查数据还显示,新人整体学历更高,晚婚趋势更加明显,比14年前结婚推迟了近4岁,大专以上学历的新人比例提高了两成多。结合婚后结余支出情况,显示出新人在已打好一定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对制订家庭财务规划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