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云路:成都的公园(组图)


成都的公园

 

在新浪网站看到有举办“西部之心的DNA片段”的照片征集活动,翻了一下,里面有不少公园的照片,很漂亮,不禁想说几句。

作为市政公共设施,美化城市环境的功能是一方面,公园最重要的目的是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闲暇之余用来休闲娱乐的自然化的漂亮场所,其实也是个传播文化的场所。

一个城市的公园建设的好不好,可以反映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如何。

成都的公园就不少,而且面积不小,都还很漂亮,从美观上来讲,比较符合成都这个“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称号,对提升这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魅力也是添了不少砖加了不少瓦。

成都的公园确实是好地方,景色优美,空气清新,这是必然的。从清晨开始,经常可以见到不少老年人,三三两两,早早的来到分布在城市不同位置的公园内晨练。套用一句话,对这个时段的公园来讲,这些跳舞、打太极拳、遛鸟、散步的老人们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午晚饭过后,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纷纷信步来到附近的公园内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这个时候可以看到卿卿我我的亲密情侣、带着孩子扶着老人甜蜜的一家、悠闲的散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形成了另外一道与早上不同的风景线。

在十年前,成都这个美丽的城市里的公园可不容易看到这么多游人组成的风景线,因为那个时候公园是要收门票费的。像座落在城中的人民公园、新华公园等在市民心中有着特殊地位的老牌公园,虽然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但游者依然寥寥。毕竟公园并不是生活必需品,经常来的话,累积下来花费也是不菲,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讲,并不划算。门票这个槛,把许多市民挡在门外,让公园这个带有公益性质的公共设施发挥不了最大的功能,煞是可惜。其实现在想一下,就那么几个游客,公园的门票费一年下来也收不了几个钱,够不够门票设计、印制等开支和给专门安排来卖票的工作人员发工资都还打个问号。

西部大开发十年的耕耘,成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毕竟“内陆投资标杆城市”、“西部引擎”的称号不是虚名。成都越来越富裕,随之而来的是对整个城市和文化建设的巨大投入。首先是公园的普遍免门票费,全面对市民开放,最大限度的让市民享受公共设施。其次是修建和打造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公园。最典型的是东湖、南湖、西湖、北湖四大“生态公园”。成都平原本来就是河泊纵横水源丰富的地方,充分利用水资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四个公园都是依水而建,湖光水色,风景宜人,东湖白鹭翩跹,北湖湖面荡舟,南湖异域欧式,而尚在修建当中的西湖公园听说又走的是体育旅游路线。

如此看来,成都的公园已经成了城市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