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快去创业吧


大家看看,有那么多的好政,有那一个政策对我们有用呢,大家来细数一下

 ●南粤企业将获利●我国将突出对最弱势企业的扶持

  继国务院上月发布扶持中小企业“国六条”后,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昨日在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时透露,我国将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以突出对最弱势中小企业的扶持。

  另据政府人士透露,随着中博会的临近,这段期间将是国家中小企业惠利政策的密集发布期。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落实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意见”也将于近期公布。专家指出,广东是全国中小企业户数最多的省份,国家出台政策第一个获利的就是广东。

  将微型企业划分出来

  朱宏任表示,在当前情况下,中央不断加大在财税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去年,中央财政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为39亿元,今年已经增加到96亿元。

  朱宏任指出,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目前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太宽泛。朱宏任说:“按照目前标准,规模以上的小型工业企业就占到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91.8%,致使对处于最弱势的小型企业支持不够。”

  据介绍,以工业类型企业为例,目前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分界线为: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或是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或是资产总额在4亿元以下。如果企业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上,即为中型企业,其余的为小型企业。

  朱宏任指出,实践中反映的问题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小企业的标准需进一步研究;二是标准中尚未区分微型企业。他表示,国际上近五分之四的国家和地区,在小企业中又专门划分出微型企业,政府对这些微型企业在税收、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等方面都给予了更特殊的优惠,划分微型企业有利于政策细分和增强针对性。

  他说:“下一步的修改方向基本上是考虑与国际逐步接轨,细化企业分类标准以突出支持重点。”

  让更多中小企参与政府采购

  “中小企业要拿到政府的订单并不容易。请问在这方面国家是否有具体的改进措施?”一位网友在访谈中抛出问题。

  朱宏任答道:“在政府采购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往往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措施,像美国就规定联邦政府的采购合同要按照总金额的23%交给中小企业来执行。实际上我们国家也有相关的规定。”

  朱宏任指出,从近年来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投标、中标和签订合同的情况看,落实情况还不尽如人意:一是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过于宽泛,给实际操作带来难度;二是确定的政策比较原则性,操作起来不太容易;三是门槛较高,一些小企业还难以进入;四是制度缺失,没有实施细则;五是中小企业自身存在问题,比如产品质量、企业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据透露,针对以上问题,财政部与工信部正在制定中小企业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将在采购政策、采购门槛、采购合同中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利益。朱宏任说:“要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了解并且参与到政府采购中来。”

  鼓励中小企业集合发债

  在谈及融资难问题时,朱宏任表示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发债。

  据介绍,最近北京、深圳、大连等省市都成功发行了中小企业的集合债券,发行总额达到了18.2亿。上月,工信部召开座谈会总结地方发债经验,指导地方中小企业集合发债工作有序推进。

  朱宏任还说,应让大银行解决大企业的问题,中小银行用来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让分层次的银行机构都充分地发挥作用。

  利好

  设立中小企发展基金

  据介绍,我国已经推出了一系列财税扶持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6%和4%统一下调至3%;从去年8月起,7次提高出口退税率。财政政策方面,中央财政支持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从去年的39亿元增加到今年的96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此外,在税收方面,今后将进一步出台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免征企业自营设备的进口关税;在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方面,强调要进一步减少部分收费项目,对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清理;从中央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在中央财政支持下依法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