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血荒之际人为“撂荒”
听闻血库告急,南京市民唐先生卷起袖子想要献血200ml,然而却遭到采血者的拒绝,对方以至少要献血300ml为由,不愿为其采血,热心肠的唐先生有些生气。明明现在南京血库告急了,为什么还要给献血者设这样一个采血“门槛”呢?(10月30日扬子晚报)
近期各地闹血荒的新闻频现媒体,需要输血的手术一再推延,让人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高度关切,受报道感染和有关方面的倡议,不少人纷纷加入爱心献血的行列,可谁能想到,此时此刻个别地方竟然还会出现人为“撂荒”的情形?
庄稼人都知道,有一种绝收因为天灾,有一种绝收则是撂荒,不耕不种不培植何来收获可言?血荒之时尚且对献血者人为地抬高“门槛”,拒热心、爱心于门外,不难想像平时会是怎样的作派?采血如此,用血、协调血源等环节怎能指望他们去做务实、过细的工作?发生血荒又何足怪哉!
因为只配备了300ml和400ml两种标准血袋,不同标准的血袋所配的抗凝剂的含量不同,如果献血200ml,他们没有东西来装,自然无法提供采血服务。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工作人员的理由似乎很充分,为什么事前就不能考虑周全一点,满足不同对象的献血意愿?配备200ml标准血袋很难吗?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南京血液中心在服务细节上的这一“疏漏”,恰恰暴露出当下采供血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诸如人们所质疑的血液浪费、高价牟利等等,说完全没有还真让人难以信服。看来,要防止血荒再现,完善采供血机制,提升服务作风,杜绝人为撂荒、抛荒,呵护公民爱心献血热情,同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