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推出的目的无疑是为了帮助那些有创业性质的公司的快速做大、做强。然而,由于某些原因,也可以说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特色所致吧,创业板被看作了造富板,变成了某些人相互勾结、一起发财的发财板了。于是乎我们就看到了那些为了发财而不惜玩造假、玩欺诈的公司,削尖了脑袋也要钻进上市的队伍,即使是一次不行,二次继续,二次不行,就三次,四次,甚至N次,反正是一定要上市。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不令人非常的钦佩,只可惜用错了地方。更离奇的是,就有那么些公司,再次冲击上市的东西竟然都不用改一下就直接用前次被否的,居然还可以通过审核顺利的上市,真可谓是此一进彼一时了,古人说是“工夫在诗外”,看来一点都不假,直到今天仍然是一条真理。
从创业板公司今年中报的情况来看,所谓的高成长只是一个神话,相反,高成长我们没有看到,倒是让我们看到了高股份下的高管们争相出逃的丑相,甚至有早早就为了规避有关规定而辞职等候这一时刻的,也有成了专业的捣鼓公司上市而不断的玩“上市——辞职——抛售——“投资”——上市——辞职——抛售”的专业户。
如今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早已经超过了100家,不敢说所有的都有问题,但至少可以肯定的说,有问题的绝对不止这11家,而且从程度上来说,这11家也只是有粉饰之嫌,比起那些玩造假而欺诈上市的公司不知道要好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