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在我国公立医院的支出中,政府投入的只占7%,有的三甲医院甚至只有3%,剩下的支出均要靠医院自筹解决。因而,公立医院不得不顶着事业单位帽子"自负盈亏",成为千方百计赚取利润的"企业"。于是,药品、医疗器械等都成为这种畸形的"自我补偿模式"的重要来源。而这种"补偿"的最终损害者,自然是患者。
在政府投资公共医疗方面:有数据显示,目前,政府支出占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的比例仅为17%,个人支出的比例却高达56%;而同为发展中国家,泰国政府支出占本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的比例为56.3%,墨西哥政府支出占本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的比例为33%。欧盟国家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0%至90%。
当我们把这两组数据放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发现造成“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医德败坏,而是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医生只是一个普通人,自然也有着天下所有人所共有的趋利行为。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得医生的趋利行为与患者的利益直接冲突,恶化了目前的医患关系。而在恶化的医患关系下,医生为了自保就可能会让病人做更多的检查以便于在出现医疗纠纷的时候留下足够多的客观证据,从而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护理费上涨应由政府买单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