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工作六十问 (51—60)


 
关心下一代工作六十问(5160)
 
五十一、如何加强关心下一代干部培训工作?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要依靠“五老”和年轻工作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干部培训工作。要充分认识做好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干部培训形成制度。要组织学习中央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学习研究国内外形势,学习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交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经验,以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在中国关工委定期举办培训班的同时,各地关工委也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并且把集中培训和日常学习结合起来,使干部学习形成制度化、经常化。
五十二、什么是“关工精神”?
中国关工委成立20年来,各地关工委老同志无私奉献,辛勤耕耘,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贡献给下一代,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生动事例,反映了“五老”的崇高精神境界。有的地区关工委把这种关工精神概括为“情系后代、面向未来、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把老同志崇高情操概括为“献了青春献白发,为了江山为子孙”,生动地反映了“五老”的精神风貌。这种伟大的关工精神和崇高境界,我们要在工作中发扬光大,不断发展。
五十三、关工委会徽的含义是什么?《关心下一代之歌》是由谁创作演唱的?
中国关工委成立后,制定了统一的会徽,制作了徽章。图案是两支大手托着一个孩子,表示老同志对下一代的呵护和关爱,帮助他们在安定环境下健康成长。21世纪初,深圳市关工委老同志自己编写了“关心下一代之歌”,并且谱曲。后来请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演唱,制成光盘,在许多老同志中传唱。这首歌曲反映了老同志关爱下一代,寄希望于下一代的心声,唱出了“五老”胸怀祖国,关心未来,甘愿奉献,托起朝阳的伟大胸襟。
五十四、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什么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
“三贴近”是我党思想文化工作的原则,同样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原则。关心下一代工作一定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才能有活力,才能提高实效性,针对性,受到青少年的欢迎。为此,要努力做到“五因”施教,即因时、因势、因地、因龄、因情,对青少年进行宣传教育,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十五、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为什么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关工委老同志是进行教育的主体,青少年是客体。老同志在教育工作中,一定要使自己的主观愿望符合青少年的客观实际,要了解青少年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努力使我们的教育工作,适应青少年的需求。要研究不同形势下,青少年思想特点和变化规律。要防止一厢情愿,不研究,不了解青少年实际情况,简单生硬地进行灌输。只有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十六、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为什么要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老同志做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从外部进行教育和引导,这种引导必须通过青少年自身的思考和领悟,才能起作用,才能变成他们的想法和行动。因此,一定要重视发挥青少年自身的潜力,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因素和创造力,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五十七、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为什么要处理好知和行的关系?
各地关工委组织老同志报告团、宣讲团,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报告、宣讲,让青少年了解国家大势和方针政策,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仅仅说理还不够,还要重视实践。要组织他们参加各种体验活动,在行动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亲身体验农村劳作、家务劳动、革命历程的艰苦,体验坚持做好事的不易,在践行中提高思想素质和动手能力。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五十八、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什么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
局部服从全局,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原则。关工委工作是局部,一定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这样,关心下一代工作才能融入大局之中,有明确的方向。同样,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要引导他们了解大局,服从大局,把个人志向,个人情趣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使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之中,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五十九、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什么要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世界上事物千变万化,千形万态,一般性总是富于特殊性之中。在青少年教育中,我们的对象都是不同的个人,他们有不同的家庭、环境、条件、性格。因此,既要研究青少年工作的一般规律,更要研究不同群体的特殊规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尤其是青少年中有存在一些特殊群体,如贫困失学的,双亲在外打工的,父母双亡的,有不良习惯的,有各种残疾的,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采取结对帮扶,耐心帮助,把关爱送到他们心坎上,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振奋信心,和其他青少年一起健康成长。
六十、为什么要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理论建设?
中国关工委成立近20年,各地关工委成立时间有长有短,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五老”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教育青少年的新的做法和“品牌”。这些十分宝贵的财富,有些还处于感性认识的层面,还需要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从理论上认识和阐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特殊意义、工作经验、工作体制和工作方法,更加自觉地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发展。因此,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关工委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把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努力做到研究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水平,做出新贡献。(中国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