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子,南宋发行量最大、流通面最广的纸币是。
1160年开始发行的会子以铜钱为本位,面值为一贯。第一界(三年一届)的发行额据说是三百万贯,第二届为七百万贯,第三届攀升到一千万贯。在本位金属货币没有追加情况下,会子发行增长百分之三百以上。1249年,会子发行量比第一届增加二百余倍。
1209年会子换界,朝廷规定新旧会子以一比二的比率兑换并辅以严厉的法禁。士民工商根据财产按比例换购会子,违者获罪。会子进一步贬值;富户大受损失,贫民雪上加霜。嘉熙四年(1240年)发行十八界会子之时为弥补联财政亏空规定五道十七界会子兑换回一道十八界会子,米价随即暴涨至每斗三贯四百文,达到了孝宗乾道(1165-73)年间十一倍以上。淳祐七年(1247年),来势凶猛的通胀使二百文十八界会子已经买不到一双草鞋,会子在百姓之中被“弃掷燔烧,不复爱惜”。景定五年(1264年),权臣贾似道下令停止十七界会子流通,一月之内全部兑换成十八界会子;之后将会子改为“金银见钱关子”(也称“金银关子”、“见钱关子”或“银关”),并宣布关子与十八界会子的兑换率为一比三。通胀恶性发作。十余年后,南宋就为元所灭。
金贞元二年(1154年)开始发行“交钞”比南宋的会子更早,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无限期流通纸币。贞祐三年(1215年)交钞被废另立“宝券”。在不断地废旧币、发新币的过程中,金元王朝的纸币贬值创下了六千万比一的纪录。
冀朝鼎,受周恩来唯一领导的中共地下党员。1946年,周恩来给冀朝鼎留信——兹际时局严重,国运益艰,尤需兄大展才能之时,深望能作更多贡献。
抗战结束后,宋子文主政的财政部提出以200元伪币兑换1元法币;国民政府发行黄金储蓄券,后因财力紧张,宋子文就提出按六折还本;国民政府再发行美元储蓄券到期后以美元赎回,宋子文仍然不予兑现。
陈立夫在《成败之鉴》中说,“这都是冀朝鼎替宋出的坏主意”。
冀朝鼎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末期,参与了号称世界最大币改的金圆券改革。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行政院颁布《金圆券发行办法》,以金圆为本位币,法币及东北流通券均停止流通;法币300万元换金圆1元,东北流通券30万元换金圆1元;金圆券发行总额以20亿元为限;对美金汇率,为金圆券4元合美金1元。1948年8月19日金圆券发行总额以20亿元为限,次年5月,金圆券发行总额上涨了63900余倍。
费正清说,中国最反共的城市上层中产阶级对国民党的最后一点支持同金圆券一起化为乌有。
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向第六届东北亚博览会长春国际金融高级别会议提供的《中国与世界经济评论》特刊中发表报告,认为应适当提高我国的通货膨胀容忍度至7%。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我们要容忍一个更高的通胀率。如果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边界是10%,可能我们通货膨胀最高也能容忍小于或等于10%。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如果9%的经济增长率还把3%的通货膨胀率作为一个警戒线,会给经济带来很多问题。4.5%的通货膨胀率作为警戒线是可以的,是社会可以承受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国刚表示,中国不存在通货膨胀,只是物价上涨。
穿越!非常穿越!非常非常穿越!!!
希望你们不是“冀朝鼎”,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