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京是必由之路


  近日一则京冀联手打造环首都经济圈的新闻搅动了北京周边地区的楼市,四市13县的楼市立即掀起了一轮抢购高潮,也引来了不少关于楼价上涨的担忧。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该涨的也总是要涨的。北京今日楼价,动辄几万一平,平头百姓和工薪阶层居大不易。退而求其次,选择在北京周边的县市购房,是一举两得的举措:既减轻了北京城市建设和土地承载力的负担,又带动了经济相对落后的河北省的发展。此前河北省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对来自北京的购房行为进行限制,相关政策动机实在让人费解。从新闻中了解到,此次环首都经济圈动议,乃是新上任的河北常务副省长赵勇提出来的。这位仁兄在唐山市委书记任上大刀阔斧奋力开拓,把一个原来不冷不热的唐山折腾得风生水起、热火朝天,表现出了出色的工作能力。历来封闭保守的河北,太需要这种既具有全新现代观念又有极强实战能力的领导者来改变局面了。

  中国只有一个北京。虽然北京存在缺水、易受北方沙尘影响等自然环境缺陷,但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北京的重要性无法替代,北京作为首都、作为中国北方最大城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地位无法淡化。一句话,北京的魅力无法阻挡。北京现在已经有了2000万居住人口,但是,未来最起码还有几千万的人口希望住进来。这里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也正因此,我们为北京的未来发愁:现在已经人口这么密集,已经堵车堵成这样,再来个几百万、几千万人,哪会怎么样?有鉴于此,未雨绸缪,尽快启动大北京发展规划已经迫在眉睫。

     据我所知,著名规划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对大北京地区的发展规划做出过诸多研究,笔者曾经读到过他关于在京津沿线“葡萄串”式组织城市组团的见解,印象颇深。无论如何,北京的问题和发展不是北京一个城市的问题,必须着眼全局,摆脱行政区域的局限性,摆脱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随机性,采用全面科学的规划方法,在大北京的范围内来考虑和解决问题。否则,按现在这种市场式随机发展模式,一会儿出来个燕郊一大片住宅,一会儿出来个香河一大片住宅,这些自发型的居住组团在城市功能和城市配套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将会产生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几十万、几百万人的安居乐业问题,绝不能象今天这样的靠将就和凑合渡过去,因为目前这种状况对这几十万、几百万人已经越来越不是一种阶段性、过渡性的状态,而可能就是长期性、永久性的生活!他们中的很多人将在这里度过自己的一生,而且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步他们的后尘。

     那些最早跨出北京进入河北燕郊等地买房的人们,正是大北京规划发展的草根实践者。他们长期远距离移动的辛苦应该得到理解,他们最早以较低价格买房得到的升值是对他们长期辛苦的补偿。北京周边的房价正在涨,而且还会涨。这种涨对河北、对北京都是一种双赢的局面。毕竟,北京与河北的房价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但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在房价上涨的背后,是大北京全新规划的真正实施,是北京周边地区城市功能和生活环境的全面完善和提升,是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新北京和小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