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是一个慢性的过程,补铁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对碧海青天老师的评论的补充


       关于补铁酱油,我虽然不想再说了,不过,今天,碧海青天老师在我的博客上,进行了评论。我感到非常好,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

       “请问王博士,用什么方式补铁好呢?一般的缺铁都是亚临床缺乏,完全不需要服用铁剂,因为铁剂的服用不是像你说的,可控,而且一般的亚临床缺乏,仅仅通过一次服用铁剂是无法改变的。
确实,酱油很多人用得很少,但是这正好使其作为一个普通载体的条件,因为从我们历次的营养调查来看,铁缺乏主要集中于儿童、育龄期妇女和老年人,一般的成年男子基本不缺乏。如果酱油使用量大,而且全家都使用的话,反而会引起过量的质疑。
另外,在中国除了酱油强化铁,还有针对特殊人群和地区的,在面粉中强化的。选择酱油,是经过无数次的论证与考虑。
还有说一下的就是,铁的吸收率是很低的,完全不必要担心过量的问题,对于发育中的儿童和育龄期妇女来说,单纯凭借铁强化酱油,也确实不可能完全避免贫血。”

       对于碧海老师的意见,我完全是同意的。但,我还是坚持认为,补充铁剂是可以控制的,因为每片铁剂都有明确的标记剂量,而且,可以不在吃饭的时间吃,以免受到食物的影响。当然,如碧海老师所说,一次服用铁剂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因为缺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形成的,机体也有自己的铁储存池,缺铁时会缓慢释放,铁多时也会加大铁的结合,避免伤害。因此,补充铁的储存池,一不可以指望一次成功,而应该持之以恒。每天吃10ml加铁酱油,还不如把其中的铁作成药片给缺铁的人吃,既不受食物的影响,又能控制剂量。必要的铁蛋白测定应该进行,以免补铁不足或者过量,作为补铁的有效保障。所以,我建议在检测铁蛋白的基础上,通过剂量可控的方法进行铁的补充。

       通过铁剂和含铁复合维生素补充铁,也是国外的通行做法,效果比较可靠和稳定。同时,国外经验也表明,其实各种强化铁食品的作用非常有限和不可靠,主要就是因为难以保证大家稳定长期的使用,这还不考虑产品质量的问题和食物其他成分的干扰,总不能让人每天都吃一样的食谱吧。不过,美国的一个经验是给牛奶添加铁,免费提供给贫民区的儿童饮用,效果是比较好的。因为,婴儿食谱简单,容易控制,但对成年人,通过食物似乎没有必要,也不可行。

       应该看到,补充营养元素,必须注意均衡的问题,不均衡而强补某种营养物也许并不健康。例如,一般认为,缺铁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引发感染。但这些数据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全身营养状态不良的群体,比如非洲贫民,缺铁是否只是唯一的因素,不能确定。同时,有人认为,对全身营养状态不良的人群来说,缺铁反而是一种保护,因为细菌的繁殖也需要铁,机体铁蛋白的结合能力提高可以借控制铁源而抑制细菌的繁殖。所以,单纯补充铁而不全面提高营养的供给,可能不但不能帮到这些人,反而会造成更加糟糕的局面。应该说,酱油并非是一个非常好的营养源,至少和牛奶比,不是一个好的来源。

       最后,非常感谢碧海青天老师的留言,希望能够继续来一起讨论问题。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