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重大盛事,挑选有才有貌有气质的美女作礼仪小姐,这是极正常的事,更有不少礼仪小姐的靓丽赢得网友的赞赏、喝彩,甚至于因此而走红。本届亚运会礼仪小姐虽然同样不缺少关注,可大家的注意点却很少见地转移到她们的礼服上,太贴身、太透明的质疑从开幕式之前就已经开始,更有网友觉得“性感得不好意思看”,甚至于有国外运动员都认为过于“惹火”。
亚运会礼服引发的争议我们固然无须大惊小怪,毕竟有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何况某个事物、某种现象,要做到十全十美、尽善尽美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不过,对这些质疑和批评的声音,我们也不能完全充耳不闻,甚至不屑一顾,“行云流水”的性感非但没让大家兴味盎然,相反感到“不好意思”,显然表明,我们有必要检视当下的礼仪文化价值取向。
其实,在这个开明开放、追求时尚的时代,露、透、光在娱乐圈早已是家常便饭,大家也早已见多不怪,甚至于一些普通的饮食男女也时不时会潮一把。不过,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正规的社交场合,特别是一些省际、国际之间的“大场面”,大家还是倾向于端庄、稳重、矜持,更多地展示雅的气质和美的内在,努力避免轻佻,凸显厚重。
反观近年来的一些重大活动,我们对礼仪小姐的挑选上,似乎越来越热衷于重脸蛋、身材,在对她们的包装上更看重火辣、性感,娱乐化的色彩越来越浓。诚然,传统的文化未必就必须一成不变沿袭,但无疑需要把握一个度,尽可能恰到好处,还要考虑他国文化、文明的兼容,尽可能做到既显开放姿态,又能不失大体。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仅提出来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