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报道(http://health.sohu.com/20101123/n277837807.shtml),连日来,有关襄樊追查“湖北远山乳业有限公司”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玉米奶的事件,牵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但监管部门调查发现,这批“勾兑”了青海“东垣奶粉”的问题玉米奶产于湖南湘潭。这一表明三聚氰胺“阴魂不散”的事件,折射出“涉乳”饮料业在原料控制、合格证管理、品质检验等环节进退失据的尴尬困境。 最近几日有消息称,湖北襄樊市工商部门正在追查“湖北远山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乳酸玉米奶,这批奶三聚氰胺含量高达每公斤4.8毫克。据了解,今年5月至6月,“远山乳业”一新聘技术人员提出按照新配方生产“远山牌”乳酸玉米奶。这种饮品除了需要玉米原浆等原料,还需要按照千分之二左右的比例添加奶粉调整口感。为此,公司从其长期合作伙伴长沙高桥大市场宇翔食品添加剂商行购进了一袋25公斤装青海“东垣奶粉”(批号20100513),外加2公斤“东垣乳粉”散装样品。先后配制、分销乳酸玉米奶309件(规格500毫升/瓶,每件15瓶)。11月7日,湖南省疾控部门在食品安全风险调查中,在企业主动送检的样品中,查出有玉米奶三聚氰胺超标。湘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说,“远山牌”乳酸玉米奶可能在生产环节灭菌温度控制不当。各种调查反馈信息显示,这批货在今年9月30日前因为各种质量问题经销商退货达到192件。11月8日监管部门开始采取行动后,企业派车分赴湖南、湖北等各地,收回了59件零6瓶,其余的销售给了个人或者在经销商手上被就地销毁。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远山牌”乳酸玉米奶仍在市面上流通的可能性很小。
且不说,大量的含三聚氰胺牛奶已经被消费者吃了,而且,这批伪劣产品还存在着灭菌的问题,更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问题。单单从这个报道中,我就得到了一个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的答案。】
在2007年,我曾经资助过一批本科学生进行免疫学的科普实验,当时, 我建议他们做一下牛奶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测定。结果竟然让我大感意外,很多品牌的所谓“奶”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仅为正常鲜奶中的数百分之一或者干脆就没有免疫球蛋白(裴晓言,等。牛奶的免疫指数与人体健康。亚太传统医药。2007/4)。由于牛奶中,必然含有一定量的免疫球蛋白,所以,免疫球蛋白就是牛奶的标志。而且,免疫球蛋白对热相对稳定,不易因加工过程而迅速下降,因此,是判断牛奶质量与含量的重要标志。而且,除了牛奶以外,其他的氮添加剂,必然尿素,三聚氰胺,大豆蛋白和皮革水解蛋白等,均没有免疫球蛋白,因此其含量是很难造假的。
所以,我一直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检测免疫球蛋白含量,来控制牛奶的质量,但有关部门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不予理睬。目前,市售的唯一一种标记了免疫球蛋白的牛奶,就是三元的ESL极致牛奶,而这种牛奶的售价是别的三元牛奶的至少2倍。
我当时,通过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检测,只是知道牛奶生产企业一定是用什么东西冒充了牛奶或者稀释了牛奶,但我没有能力去知道究竟是什么。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让我知道了,原来牛奶里加了三聚氰胺。
而现在,湖南的远山事件让我,真正知道了牛奶里免疫球蛋白为何如此之低了。因为,他们生产的所谓“奶”的奶粉含量仅为0.2%,即1份奶粉兑500份水,而正常情况下,还原鲜奶,应该是按1:4加水,有人说,按1:8加水,1:500实在是水太大了,当然无法检测到免疫球蛋白了。所以,我要感谢远山玉米奶,它终于帮助我解决了多年的疑惑。但就是这么一点奶粉,都还要用三聚氰胺的奶粉,有关企业也过于。。。。。。
不过,这也提示我们,有关部门对于奶的定义和标准,其实根本不能保证奶的质量,应该增加新的有效的指标,进行牛奶质量的控制。例如,免疫球蛋白含量就可以成为比较有效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目前,选择牛奶,恐怕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标示与含量,可能是牛奶质量与安全性的一个反应,大家应该注意判断。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