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清
位于成都市石室中学教学楼5楼一角的一面墙,因为平时很少有教职工光顾,变成了学生创作作品、发泄情绪的“天堂”,各种颜色的字迹和涂鸦把这面墙涂成了大花脸。由于墙即将被学校粉刷,一名高中生给报社热线打电话,希望学校能保留同学们的涂鸦,也能在这里读出许多学生的真实心声。(11月24日《华西都市报》)
学生在教学楼一角的墙上涂鸦,相信有人首先想到的是破坏公物。但由石室中学的这个学生“贴吧”,笔者想到的却是北大的“三角地”。或许,这个“贴吧”跟“三角地”在许多方面难有可比性,但在笔者看来,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学生自由表达的“地盘”,就像该校有学生所说的,“这是我们的世界”。
学生们在这面墙上写了些什么?报道中说,有发牢骚的、谈理想的、讲笑话的、表诺言的,有类似一定要考上“一本”的豪言壮语,有“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这样的诗意浪漫,甚至还有不少雷人的恶搞语录。在大人们看来,这些内容可以说大多是“废话”,甚至是“垃圾”。但对学生们来说,却是他们心声的吐露,“贴吧”是他们的交流平台。而众所周知,现在的高中生学习很紧张,难得有自由交流时间。有个可以交流的“贴吧”,他们的关系会更融洽。
在校园里保留一道学生的“涂鸦墙”,不是为了当风景展示,更重要意义是让学生有宽松的环境、自由的心情。这不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好处,不让他们太过紧张、压抑,我们的学校要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也必须鼓励学生多思考和表达。一些学生写的“神马型”打油诗、恶搞型段子,看似没多大实际意义,与学习也没什么关系,但谁说不能激发学生的智慧?
当然,今天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可以在网上或其他场合进行。但正如石室中学教育处副主任吕渊所说,现在学生有很多事情不能跟老师或家长倾诉,写日记没人看到,放网上太多人会看到,写在涂鸦墙上既没有人知道是谁写的,还能得到回应。也就是说,“涂鸦墙”的存在,有其现实意义和优点所在。
令人欣慰的是,对学生在教学楼的一角“涂鸦”,石室中学的领导表示,学校以宽容和开放的姿态去看待此事,不提倡也不会去干涉,并将关注和引导,打算在校园里专门开辟一块“贴吧”。笔者以为,这样的心态和做法应该能给所有学校领导启发。教育要让学生的心灵自由飞翔,“涂鸦墙”就是个很好的载体。
发表于青年时报,详见: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0-11/25/content_286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