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坚持科学理论武装,二是具有世界眼光,三是善于把握规律,四是富有创新精神。按此要求,有三个方面的学习尤其要抓紧。
第一是向自己的历史经验学习,包括向自己犯过的错误学习。首先要掌握理论。其次,要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内部的原因搞清楚,这叫熟悉历史。你不把历史搞清楚,你就不知道这个情况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也不能发现它的问题在哪里,也不知道这个事情背后的规律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想信念,我就主张要好好学习我们的历史,包括我们的成功的历史,也包括我们所犯的错误,这个学完了就知道原来我们这段路是这样走过来的,原来我们这个理论是这样形成的,这就不仅在道理上懂得,还会真正在思想、情感深处都能够接受这个理论。
第二是向人民群众及其创造的先进经验学习。回顾改革开放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就是在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我们不仅懂得了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运用了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创造的好形式。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农民的创造。
第三是向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学习。这样学习必定会开阔我们的眼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通过这样的学习懂得了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才能进步,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就能走出新工业化的道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走向世界以后,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中学到的本领。所以,今天我们只有继续这样学习,才能保持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这些年我们党之所以进步很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眼界开阔了,当然在学习中要防止西化、分化的问题,防止食洋不化的问题,好像人家什么都是好的。我是长期搞理论工作的,我就感到,中国的经验证明,不了解世界的经验,固步自封是没有出息的;反过来,食洋不化,一切都是人家的好,没有自己的主心骨,也不会成功。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心骨,学习人类文明的成功经验,借鉴过来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学习,是传承人类文明的基本途径,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随着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任务,“学习”二字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同是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我们今天,是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知识创造和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核心因素的时代条件下学习,是为着领导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历史任务而学习,是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大举措而学习。因此,同样是学习,内涵、要求都更进了一步、丰富了许多。要推进学习型政党的建设,使学习取得符合时代精神的实际成果,就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学习的水平。
数千年的学习传统,80多年的学习实践,为我们积累了如何学习的丰富经验。然而,为什么我们党在历史上多次倡导学习,有的效果明显,有的成效甚微?其原因之一,就是思想路线使然。实事求是地学,从实际出发去学,按优良学风去学,就能抓住精髓,学有所得,学出成效来。相反,教条主义地学,死啃书本地学,照抄照搬地学,实在是学不出个好结果来的。所以,建设学习型政党,一定要总结在学习问题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我们的学习达到与新的历史起点相吻合的境界和水平。
抓住对象,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目的,学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对于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除了个人兴趣外,更应该围绕党的任务和工作需要来学。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党员、干部要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特别是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还要广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学习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所有这些,都是适应时代要求而确定的学习内容,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必须首先认真切实地学好。
抓住关键,坚持和发扬优良学风。学风讲了几十年,成效当然不凡。但在新形势下,一些不良的学风依然存在,而且还有很多新的花样出来,严重妨碍我们完整、准确地掌握科学理论,也妨碍现代化建设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所以,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继续高度重视学风问题,坚决反对和清除各种不良学风。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立足实际,务求实效,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上下功夫,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的建设上下功夫,在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上下功夫。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深化学习,通过学习推动实践发展。
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典范。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同样也是处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习,固然是传承,但不是简单的传承,而是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补充着新的经验、新的营养、新的活力,从而孕育和推动着创新。所以,学习,不是要拿本本去框实践,而是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情况、新问题很多。建设学习型政党,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改革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准确把握国情实际,深入研究和回答现实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永远充满活力、永远放射光芒。
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是一个社会保持生机活力、实现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是一个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履行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习,提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应深刻认识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并以学习型政党建设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建设学习型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一方面,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的丰富和人民生活的富裕,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这就需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比较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开展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机会,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使社会成员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自主学习的条件。这必将推动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一是改变教师是唯一权威、课本是唯一知识来源的局面,把学习从专门的教育机构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二是改变“学龄学习”的传统观念,实现从阶段性学习到全程性学习的转变;三是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形成网络化、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和开放、互动的学习机制。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永葆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需要。我们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对学习型组织这一现代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首先,这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形势面前,只有联系实际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学习,我们党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这是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一个政党的学习能力,不仅是执政能力的体现,而且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源泉。建设学习型政党,可以为党的建设带来知识、理念、思路、方法与机制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履行党的执政使命。再次,这是我们党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随着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必定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加强学习,就难以有效应对各种考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发挥好学习型政党建设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学习型社会建设离不开各种组织的“学习化”。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党来引导和推动。在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带动各种学习型组织建设。通过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带动其他社会组织的“学习化”,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二是以良好的党内学习风气激发全民学习热情。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良好的党内学习风气,使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进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热情,实现人人学习、终身学习。三是建立健全保障学习的长效机制。完善投入机制,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模式,健全培训制度,保证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学习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党员干部和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