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


  理论创新,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条件和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理论武装则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来武装党员和干部。

  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主要内容搞好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政治结论。我们党刚刚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敏锐地提出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问题上,曾经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只注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理论所蕴含的深刻世界观、方法论,忽视了理论形成的具体历史背景和过程。他们看不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是总结当时当地的实践经验而来的,以致在实践中只会生搬硬套,看起来似乎很尊重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解决中国的问题,脱离中国具体国情只能死路一条。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不行;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照抄照搬别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模式同样不行。这就决定了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结合新的实际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用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这是我们付出沉重历史代价而得出的深刻结论。因此,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必须随着党的理论创新的发展而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

  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主要内容搞好理论武装,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理论武装必须注意的根本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要学会运用理论去认识和分析实际,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历史经验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能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又能在总结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理论,使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用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要加强和改进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始终坚持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学习,切实提高理论素养。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对实际问题的理性认识,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彰显理论武装工作的活力。要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工作,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找准理论宣传工作的立足点、改进理论宣传的方式。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理论宣传的形式,多用群众的鲜活语言,多用群众身边的事例,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让群众想看、爱看、看得懂、看得进,切实增强理论宣传的渗透力、感染力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