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已近转折点 12月A股何去何从?


股市已近转折点 12月A股何去何从?

   虽然市场已经有了明确的预期,但下月初召开的全国经济(金融)工作会议,以及年内加息与否仍是当前市场的已达心结。之前,在预期收紧中行情产生了调整,当前已有提前调整作了部分提前消化的行情在趋势彷徨中等待“靴子”落地。正如之前我们反复分析,即将于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对明年的增长、通胀和信贷的目标给出答案,但是不论目标是多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实施两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将回归常态!

   过去两年的政策组合是“稳增长、防通胀、调结构”。可以预期的是,在“反通胀”成为政策第一核心后,明年的政策组合将调整为“防通胀、调结构、稳增长”。目前,政策的焦点、舆论的视线、投资者的焦点均集中在通胀上。对于明年3月份之前的CPI,大家已经“猜得”八九不离十,在强力的行政手段干预下,11月中旬以来的素菜价格已经普遍回落。但是,“通胀走势比股市行情更复杂”,我们前期分析,关键的是粮食价格高涨正在向下游占CPI比重更大的食品、副食品行业传导,目前我们看到,素菜价格下去了,猪肉、鸡肉等副食品价格起来了。素菜价格毕竟还有季节性的,我们还从来没见过饮食店、快餐店……的价格涨上来了还会调下去的!

   目前的通胀毕竟还是粮价撬动的结构性通胀,但近期煤炭、水泥、钢铁、各地方的自来水与天然气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就更需要值得重视了!如果结构性通胀演变为全局性通胀,问题就更复杂了。正因为,这个苗头已经出现,可预期的是,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中的政策基调不会有松弛的余地。除此之外,还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紧缩预期下的市场利率不断上行,已经导致央票一二级市场的收益率出现倒挂,直接制约了央行资金回笼的效果,上周央票规模因此仅仅发行了区区60亿,在11月份通胀仍将继续攀升的形势下,央行再次提高准备金率,更可能是二次加息已经是迫在眉急。很显然,即使12月份CPI因基数原因略有回落,目前的通胀压力还远没到已经得到控制的时候。所有的政策压力也远没到“靴子落地”和得到消化的时候。

   从股市行情来看,之前向上驱动的行情是结构性的,后期在政策收紧压力下作出调整的行情也必然是结构性的。我们上周分析提示,目前行情的一个有利因素是,随着清理融资平台即将水落石出、大规模再融资已尽尾声,银行业的一次战略性资产优化行将结束,使得银行业又处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如果从以年度为周期的战略性投资角度看,银行股新的投资机遇已经开启。从阶段性行情来看,尽管目前的银行股还积弱难兴,且受制于流动性收敛,短期内可能还难爆发性的大作为,但目前对应于2010、2011年9.54倍、7.85倍的动态PE已经有足够的防御性。此外,“两桶油”未来两年保持10%以上的利润增长也非常靠谱,目前估值也具备了良好防御性。作为市场最大的两个权重板块,银行股与“两桶油”对后市已经能起到稳定大市的作用。因此,尽管行情整体上仍是压力重重,但类似于11月中旬断崖式下跌已经难以再现。

   不过,随着非理性炒作的“妖股”不断出现,打击内幕行动的不断深入,私募基金年终结账、灰幕资金年终回帐等因素的出现。之前“既赚吆喝,又赚钱”的题材股行情已经进入尾声,蕴含着较大的补跌风险。首先是,欧元区债务危机弱化欧元,反向撬动美元走强;新兴市场“反通胀”等均使大宗商品价格看淡。因此,大宗商品属性的行业股在经过10月份爆炒之后,已经进去趋势性跌势。其次,电磁类、触摸屏类题材股的估值已经达到恐怖的程度。实际上,当我们在热炒触摸屏概念时,更新技术的触摸屏已经出炉,现有技术的触摸屏明年将普遍面临跌价压力,相应股票的行情当然“涨得凶,跌得也凶”。再则,年关来临,一大批纯靠概念支持,无业绩支撑的股票将迎来“价值检验”的压力,出没于其中的游资绝不会等到明年初难看年报出炉后再回吐……。只有那些确实具有年终高含权的个股尚能继续维持强势(由于估值奇高,将来也有“见光死”的后顾之忧),因此,题材股行情高度分化已成定局!

   很显然,随着政策压力的增大、流动性收敛趋势已成定局,以及年终因素的来临,低估价值型股票的优势、“讲故事”投机型股票的颓势正在逐渐显现。从资金风格方面来看,前两年是游资风光无限、基金等阳光资金没落等的时代,但是,市场自身存在平衡机制,年终“净值保卫战”的压力也意味着低估价值型股票具备了“雄起”一次的机会。有银行股与“两桶油”撑腰,指数调整幅度已经极其有限,但投资策略上需注意行情从之前的“稳定指数炒个股”逐渐演变为“稳定指数跌个股”。前者是机会,后者是风险,有千差万别之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