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艾滋病日了;为了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今早,我从上广早新闻听到,我国的艾滋病现状有两个特点:一是这几年艾滋病感染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二是其中通过男同性恋者的性接触传染的艾滋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全世界对艾滋病这场世界瘟疫的关注有两点:一是防,二是治;治是医学专家们的事情;防则是社会大众的事情。那么,对于我们国家的社会大众来说,怎么样才能有效地遏制艾滋病毒通过男男性行为的传播呢?基于本能宣泄的男同们不可能因此就有谈虎色变和因噎废食的想法;而表面上看来是事不关己的异性恋者们也千万不要有隔岸观火的侥幸心理。从目前我所看到的最保守的专家研究和权威推测来看,在我国现在18岁到60岁的男性中,至少有3000万是男同性恋者,而其中绝大多数在人到中年时都结婚了。因此,太多家族中,有同性恋的儿子或是女婿,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上网十年了,由于我的自信自强和坦诚面对,我经常通过网聊、博客,或是在同志主题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方式,和同志朋友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这十年时间里,和我交谈过的男同网友少说也有上千人了,从行业来看,不是我能列举出多少行业有,而是我想不出哪个行业没有;学历从小学文化到博士海归;年龄涵盖了从少年到老年的所有年龄段。他们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社会里,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趋同性,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几乎所有的同志网友都给我说:他们早晚是要结婚的。原因有三:一是想在社会上被人看成正常人;二是报答含辛茹苦的父母;三是让亲戚同事别把自己当另类。这样以来,不管是本身的自私还是客观的残忍,要在人生的舞台上表演得更加正常的男同,都需要拉一个可怜的女孩来做其婚姻坟墓的殉葬品;于是,误入歧途的女人为了家族和自己的面子,就只能是打落了牙往肚里咽了。
一方面是3000万男同志对同性的如饥似渴,另一方面是一网情深的互联网让同志们如鱼得水,干柴碰到了烈焰,能不熊熊燃烧吗?没有任何约束的同志情欲,让人的天性中原本就有的见异思迁和求新求异,成了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刚进入同志圈的新同志还想找一个固定的同志情侣;而在入圈后不久,痴情后的伤害让他们不再相信同志伴侣的理想了;然后,一方面擦去自己脸上被老同志情殇后的泪痕,另一方面自己也有意无意地伤害着才入圈的新同志;最终,是同志们互相没有任何责任的普遍的一夜情现象和没完没了的性伴侣交换,而在这一次次的性放纵和性疯狂之后,艾滋病毒也就有了最佳的传播途径。
因此,自由自在的男同性恋者需要用婚姻来限制和约束也就成了预防艾滋病在男同间传播的最佳选择了:
一、同性婚姻现在已在美国的许多州和世界上许多的发达国家成为了现实,它的实践表明:同性婚姻不会对原本存在着的社会主体意义上的异性婚姻有任何影响;也就是说,有没有同性婚姻的存在,都不会影响原本就是异性恋的人一如既往地去缔结他们的异性婚姻,而只是给同性恋者们提供了一个更人性的选择。从客观上来说,这种选择也会让男同性恋者们由于远离了异性恋的女人,而让女人们没有了婚姻上的性欺骗,婚姻更加纯粹和安全。真可谓是各取所需、互不干扰,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二、有了同性婚姻,同志伴侣们会更自觉地恪守婚姻中双方的责任和忠诚,从而减少由于现在没有法律名份而在名不正言不顺下的个人放纵;同志相伴的生活可以促成更稳定的同性伴侣关系,减少同志间的滥情、滥性和滥交。与此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同志,在看到了别人稳定的同志伴侣关系之后,自己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同志相伴而不是同志相玩上;整个同志圈也才会有同志婚姻下的伴侣号召和伴侣生活,以挤压同志滥玩之后的艾滋传播。
在网聊的时候,我明显能感到很多男同志都有着强烈的同性婚姻的渴望,但却无奈于家庭和社会对此的容忍和接纳,也无奈于没有同志婚姻下的人心慌慌,很难找到相亲相爱长期相伴的同志伴侣;所以,我认为同志圈对同志婚姻的渴望和推崇是不言而喻的。而异性恋者们千万不要认为那是与己无关的事情,因为同性恋意识的男人在同志滥交中感染了艾滋病之后回到家里,异性恋的妻子就会成为受害者;而他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会由此而遭受心灵的严重伤害。整个社会是一个大的环境,人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依存和联系,也因此,宽容和关爱他人也是在关怀和善待自己。
我用我十年的同志伴侣生活证明:同志伴侣完全可以像一般的夫妻一样的结伴生活,也会有属于自已和家人的快乐和幸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享受。我欢迎对此不自信的同志和关心同性婚姻的社会各界人士,来我这个现身说法的同志之家进行观察和考察,看看我们这同志相伴的生活是不是可以成为社会的一种家庭类型,而不是偶尔为之的个别现象?
海涌情话:艾滋疾呼同性婚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