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论收编相对论纪实(首发式)——相对论是绝对论的奴隶


  

  第03章·质能绝对式模型的数学表达

  爱因斯坦是最接近发现绝对论的人。通过他的物质与空间的“相互影响”便可证明。但很遗憾,由于他没能认识到空间的绝对意义,所以错过了创立绝对论的契机。当然,包括霍金在内的后爱因斯坦们,也没能认识到空间的绝对意义,就凭他们能给出那么多的“空间维度”,已足以说明问题。而事实上是,空间始终是一种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的东西。正是由于空间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所以它才造就了宇宙万物的有和有的多姿多彩。但是,这绝对不是说空间连一点作为也没有,而是“无所不为”者也。那么,空间的“作为”又是如何表现的呢?当然是通过“物极必反”的方式,就是说“万物因获得了空间而生并因失去空间而葬生”。大统一模型即“E=m”,在此基础上构建。

  第01节·绝对论之“质能绝对式”的产生

  爱因斯坦有一个“质能关系式”,我有一个“质能绝对式”。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讲的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如果有能量E的变化,必然伴随有质量m的变化;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如果有质量m的变化,必然伴随有能量E的变化;在上述变化中,有E=mc²关系式存在——在上述关系式中,“c”为光速,“c²”为真空下的光速。那么,我的质能绝对式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式?它与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的区别与联系又表现在哪里?其实,质能绝对式与质能关系式相比更为简单,简单到把“c²”从质能关系式中剔除,而只剩下“E=m”。什么意思?为何要拿掉“c²”?

  01·质能绝对式E=m的由来

  上述笔者用了三卷的巨大篇幅阐述了空间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我的质能绝对式。那么,我的质能绝对式又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如上所述,它就是E=m。 “E=m”是什么意思?很简单,它是被拿掉了“c²”后的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的变型。于是,有问题需要解答,那就是被拿掉了“c²”的质能关系式变成了什么东西,它是否还有质能关系式的意义。我的回答是,质能绝对式E=m不仅还是质能关系式,而且比固有质能关系式更能精确地表达世界的质能关系!

  首先要阐述一下,为什么要从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中把“c²”拿掉。大家知道,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中“c”是光速,“c²”是指“真空下的光速”。笔者以为,所谓“真空下的光速”其实就是考虑了空间与质量、与速度变化关系的代数式。在爱因斯坦看来,物质的运动状态对空间和空间对物质的运动状态会发生“相互影响”,而为了把这种“相互影响”表达出来,爱因斯坦便把“c²”加入到他的质能关系式中。也就是说,“c²”是表达上述“变化”的。

  通过上述三卷的巨大篇幅的阐述已足以使我们认识到,由于空间不是物,是绝对无性的,所以不会对物质产生任何影响;同样,物质也不会对空间产生任何影响,因为空间什么都不是,什么也没有。一个什么都不是,什么也没有的空间当然也就不会影响别人也不会被人所影响。既然空间不会对物质产生影响,而反过来物质也不会影响空间,那就说明,在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中,“c²”只是一种想象。既然“c²”只是一种想象,那我们就有把它拿掉的必要。

  其次需要阐述一下,拿掉了“c²”之后,即从爱因斯坦“E=mc²”的质能关系式中拿掉了“c²”之后意义何在。显然,拿掉了“c²”之后,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就只剩下“E=m”了。何谓“E=m”?简言之就是“能量等于质量”的意思。“能量等于质量”又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任何一个系统中,其能量物质一定等于其质量物质。具体地说,就是在任何一个物质系中,其能量物质的总和始终等于其质量物质总和。毫无疑问,这样的质能关系式是有绝对意义的。

  由于“E=m”已经是对绝对空间的表达,所以将“c²”加入关系式就没有实际意义。而从这个意义上说,“c²”有画蛇添足之嫌疑。已经表达过了为何还要表达?世界上有不含空间的质量或能量吗?是宇宙中不含空间还是原子中不含空间?是宇宙没有质量、能量还是原子没有质量、能量?也正是由于如此,笔者才说给质能关系式再加入“c²”有画蛇添足的嫌疑。或许又有人会说,如将“c²”从关系式中剔除,空间与质量、与能量、与力、与速度的关系都没有了数学意义上的表达,又怎么能把相互间的关系表达清楚呢?笔者以为,不但能表达清楚,而且还能更清楚地表达。

  02·质能绝对式E=m的根据

  诚然,要将质能关系式简化成质能绝对式是需要拿出点根据的,且需要拿出能令世人尤其是能够令物理学界接受的根据,否则大家完全有怀疑绝对论创立者动机的权力。而事实上是,我的质能绝对式不仅仍然有质能关系式的性质与意义,而且还获得比质能关系式更宽泛的意义。大家知道,“E=m”是“能量等于质量”的意思,那么作者凭什么说“能量等于质量”?有靠得住的根据吗?当然。笔者以为,只要“E=mc²”的关系式能靠住,“E=m”的关系式就能。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简单就简单在,“E=mc²”的质能关系式无非是一个试图表达物质与空间变化关系的质能关系式,而“E=m”无非是将“c²给剔除了而已。于是有人又要问了,你把上述“c²的变化给剔除了,不就又回到了牛顿的经典力学?大家知道,牛顿力学只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力学漫长曲线上的一个点。这是因为,当物体的运动比光速小很多的时候,根据质量增加公式,相对论就变成了牛顿力学了。“E=m”,无非拿掉了空间与质量的变化关系。

  一个拿掉了空间与质量变化关系的质能关系式,当然也就自然又回到牛顿力学的层次上。笔者以为,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得到一个结论。首先,在牛顿力学中,压根就没有“E=m”的质能关系式,关于这一点,完全可以肯定;其次,我的“E=m”是爱因斯坦“E=mc²”的简化式,或者说是建立在“E=mc²”基础上的;第三,“E=m”不再考虑惯性系或非惯性系,因为运动并非只发生在上述两系间;第四,运动质量所以多样,是由“E=m”的相对之绝对决定的。

  何谓相对绝对?简单地说是能够保持质能守恒的一种关系,是质能守恒得以存在的前提。由于世界没有绝对之绝对意义上的质能守恒,而只有相对意义上的质能守恒,所以相对之绝对的质能守恒才可决定物质的相对运动。但读者千万不要忘记理论上有,只是达不到罢了。达不到不等于就没有理论意义,而“理论的意义就在于能够指导实践并能够为实践服务。另外,质能绝对式“E=m”其实也就是物质质量与物质能量在不断表达处于不同运动状态的空间关系。

  第02节·E=m的转化式可轻易破解宇宙常数等于零

  在天体物理学研究过程中有一种现象一直也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解,那就是“宇宙常数为什么等于零”。后来经我国新疆大学查朝征教授证明,当“共形对称性由高能到低能破缺时,宇宙常数必然等于零”。可是,不能不说,上述缺乏理论支持,就像谁都知道“1+1=2”,而需要得到数学证明的道理一样。笔者经研究发现,如果用E=m的数学转化式,我们可以轻易得到“宇宙常数等于零”的解,而且不仅能证明“宇宙常数等于零”,还能够得到所有物质系的常数都等于零的结论出来。这是因为,只有当“宇宙常数”或所有的“物质常数”都等于零时,其质能关系才守恒。

  01·空间就是自然数“0”的重大发现

  笔者当然知道空间与力、空间与速度、空间与质量、空间与能量有关系,而之所以没有把空间与上述关系描述进去和描述出来,是因为空间不是别的,正是自然数中的首个自然数——0。凭什么说空间就是自然数中的“0”?这是因为,空间是一种“什么都不是,什么也没有”的东西,而一个“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间也就必然是自然是自然数中的“0”了。诚然,在自然数中“0”并非没有任何意义,而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可理解为“万数之首”。

  “万数之首”无疑有开创历史之先河之意义也,更有老子之“无,万物之母”的性质,说明我们所了解和认识的这个世界、这个宇宙就产生于“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间。如此当然也就说明,“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是“什么都有,什么都是”的开端,是一个绝对真空大爆炸产生万物的过程。大家知道,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就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描述,而我的“空间”,自然秉承了老子《道德经》的上述这一观点。

  但是,又与之有所不同、有所发展,表现在没有把“道”当作是“……非常道”和“……非常名”的东西,而是把它直接指认为——无。空间难道不是“无”吗?除了空间之外,世界上、宇宙中还有“无”的东西吗?而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是第一个发现道即空间,空间就是自然数中“0”的第一人。当然,我这里讲的“0”也有“不可分”的意思。没有的东西能分开吗?当然分不开,因为万物均产生和存在,运动和转化于空间,且其内部有“虚无部分”。

  诚然,这一发现对现代天体物理学、经济社会学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也,它等于告诉世界不要说没有,就是缺乏空间,事物、经济事物都是没有多少用途的,而所谓“道”正是对物质空间及其用途的表达。为何要改革开放?不就是为了给自己的产品、资本寻找出路和打开市场空间?北京、上海的房价为什么会这么高?土地资源或空间资源缺乏者也;当然,发展的空间如果忒大也不是一件好事,那样会使存在于空间的事物体积膨胀,并使其内部充满了虚无。

  毋庸置疑,万事万物产生与存在,运动与发展都需要适度空间,因而势必受空间的绝对制约;诚然,人类经济社会的存在与可持续存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也需要适度的空间,也势必受空间的绝对制约。人类如何才能摆脱空间的绝对制约呢?诚然,谁也摆脱不了,因为空间无处不在,无所不有。但是,这不等于说人类就不能合理地利用尚未被我们人类所利用的宇宙空间!为此,为了利用好空间,我们人类就得认识清楚空间与物质质量、与物质能量的关系。

  02·E=m的转化式可轻易破译宇宙常数等于零

  通过上述我们了解到,空间不是别的,正是自然数“0”。如果空间就是自然数“0”,那么就应该有“E—m=0”的转化方程,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对空间的表达,也就自然是对空间“0”的表达。大家知道,在上述关系式中,“E”是能量的意思,“m”是质量的意思。那么,“E+m”之后,自然也就是对“0”的表达了。凭什么是等于“0”?道理很简单,只要把“E”或“m”移到方程式的另一边就可以了,这是所有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中学生都能做的一道题。

  上述讲到,根据“E=m”的方程式,我们能够得到一个“E—m=0”的转化式。或许又有读者会问,即便真的能够得到了一个“E-m=0”的方程式,它又能够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笔者以为,它能够表达的正是由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的“宇宙常数”为什么“等于零”。这又是什么意思?就是说通过用笔者的这个质能绝对式,很容易就能证明“宇宙常数等于零”。大家知道,新疆大学查朝征教授已证明,“在共形对称性由高能到低能破缺时,宇宙常数必然等于零”。

  不过,我的“E—m=0”是广义的,它不仅指“宇宙常数”,而且包括了一切物质系,就是说只要是物质系,无论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物质系,其“物质常数”亦“等于零”,也就是说没有不等于零的“物质常数”。如此当然也就说明原子系、分子系、细胞系、生物系、地球系、太阳系、银河系等常数“均等于零”。于是,亦有问题需要回答,那就是为什么?是啊,为什么?笔者以为,只有当“宇宙常数”或“物质常数”等于零时,它们的质能关系才能够守恒。

  当然,这还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而是相对意义上的等于零,因为如果宇宙常数或物质常数绝对等于零的话,那么一切物质的运动也就会停止了。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质能绝对式“E=m”只有相对意义上的绝对式,而不像空间一样,是绝对之绝对的——空间是唯一具有绝对之绝对意义的东西。这样,用我的质能绝对式不仅非常简单地就解释了“宇宙常数”为什么“等于零”,而且也得到所有的“物质常数”都“等于零”。当然,这还不是质能绝对式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