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普遍的市场规律,商品因供不应求而涨价,涨价会降低用户的购买力。
而我们的成品油价格却被相关部门主要根据国际油价起伏而定价,而且涨多降少;并且在相关专家的左右论证下,我们的油价是合理且低廉的。
刚刚过去的一轮涨价并没有制造出一个供求平衡的局面,柴油还是脱销;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发电机增多了,使用发电机并非要扩大生产,而是总被限电,甚至某些地方一天只供电4小时,使用发电机是为了保证生产保证生活;而限电措施是因为地方要保证完成国家下半年节能减排的要求!
通过以上现象,我们似乎能够得出这样的一种当前的行政理解:节能减排=限电>GDP增长>民生;或者:节能减排=限电=使用发电机=烧油=增加排放!看来节能减排的目标在很多地区根本不能达到效果,反而抑制了地方正常生产、人民正常生活、市场正常秩序!
公司管理讲求指标化、数字化;行政管理也应当指标化、数字化。但是相对来说,公司结构简单、职权分明、监管有力;而我们的行政管理恰恰相反,关系复杂、政企难分、监管无力!
节能减排不等于粗糙地不准用电不准开车,国家的政策也不能单独出一个指标,政策相关的辅导内容应该包括各种可推广、可执行的方案。地方没这么多能人,但有很多强人;搞好事情的能力没这么高,但是实施高压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