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对360用户:只是不兼容你,并没有侵犯你


一场互联网媒体的惨烈较量开始了。这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11月3日下午腾讯向用户的宣布,这次宣布被描述成一场互联网上的911大战。腾讯宣布,要么舍弃360,要么卸载QQ。另QQ空间也宣布不支持360浏览器访问。QQ认为这是一场反击战,事实上,袭击腾讯的911早就开始了,那就是之前360推出的扣扣保镖隐私保护器,360不时地弹窗声称QQ侵犯了电脑用户的隐私权,而腾讯认为装上这款软件是对QQ的一种劫持和破坏的“外挂”行为,破坏了用户的沟通权,为了保护用户的正常交流,才不得以作出卸载360的决定的。
 
到此应该明白了,QQ战360,其实是一场用户知情权与保密权的较量。360代表用户不满的是QQ侵犯了电脑用户的隐私权,而QQ代表用户不满的是360侵犯了电脑用户的知情权。放大看,这其实是一场新闻自由与新闻安全的较量,是自由价值和安全价值的较量,是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较量。
 
这两天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认为自主选择权是一个消费者天然应有的权利,而该项权利也为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所明确规定。这样的权利,是腾讯无权去剥夺的。用户的高调质疑,真的站在了真理的一方了吗?
 
一些用户认为,对大多数不懂技术的我们而言,要搞懂360的QQ保镖针对腾讯QQ的行为是否属于入侵恐怕有点勉为其难,但就腾讯给用户给出的选择题而言,则很显然存在明显的法律瑕疵,做法律层面的判断比技术层面要简单的多。说这话其实对法律低估了,人们对法律的无知更多,而不是对技术的无知。网络上铺天盖地,不分青红皂白的谩骂,其道德水准并没有高于360与QQ,而是落井下石,唯恐天下不乱。当然大多网民选择的是同情,希望恶性竞争不要打起来,且理解到位,知道QQ与360是为了更大的价值在争,而不是像网民误解的那样低级小气。360在保护用户的隐私权,用户要深表感谢,QQ在保护用户的知情权,用户同样要深表感谢。如果这场争斗很道义,我想可能会成为一场多赢的争斗。比如说,新闻会得到更多的自由,人权会得到更多的保障。
  
好在挑起这场争斗的人,其实是热爱360和QQ的人。这就具备了还可沟通的基础。两家恶斗,就好比,一个说我的矛天下第一,无盾不穿,一个说我的盾也天下第一,无矛可穿一样让人纠结。有人出馊主意,既然都第一,那你们比啊,这场争斗就这么打起来了。不久我们就听到了这么一条主流的声音,并正在加大传播:腾讯先是在剥夺用户隐私权而后后又剥夺用户的选择权,QQ的垄断行为,侵害了用户的利益。其实真相呢恰恰是360在剥夺用户的自由信息沟通,在野蛮骚扰用户。
 
有些用户认为QQ有官方背景而本能排斥,更多的用户是误会了QQ,QQ其实是在兑现用户的选择权,当你纵容了360的所作所为的时候,你事实上已经选择了不用QQ,QQ只是提醒你的选择是不是这样,如果不是,你还可通过卸载360来保护QQ,来保护你的知情权。而360呢则在保护你的隐私权,但副作用,是妨碍了你的自由沟通。本来嘛,QQ和用户是自由沟通的合作者,有没有隐私泄漏是QQ和用户的事情,第三方360没有这个权利,用自己先偷窥的方式来检举他人偷窥,这种方式是不地道的,法律也禁止用违法的方式去获取证据。360以前这么做,我们也就隐忍了,这次还自我炫耀丑恶伎俩,用户就不得不站出来发言了,因为这场战争,网民已经不再是看客了,而是已经把大家推到了战场上。
 
遗憾的是,我们的网民并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我们听到这种评价是最多了:不管我们使用的QQ软件是免费还是付费,腾讯作为产品的经营者都应该履行对消费者的基本义务和经营责任,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腾讯起码没有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而是将一道明显带有“格式合同”色彩的条款交给用户选择:要么卸载360,否则你无法使用QQ。很显然,这是一种威逼,是一种威胁,是真正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一些用户认为,其在使用QQ的同时,也在使用360,也就是说,用户选择同时使用360和QQ的选择权,事实上已经被腾讯的声明所剥夺。而且,考虑到一些腾讯的用户属于付费用户,腾讯用如此野蛮无礼的行为逼迫用户停用QQ,也违背了契约上的基本承诺,是一种单方面的毁约行为。
  
可是想过没有,威逼用户的并不是给用户提供选项的QQ,而是用户自己的原初选择,QQ正是因为有了用户的原初选择,才兑现提醒用户的,这种提醒并不是一种强权与剥夺。其实QQ与360,很像是参议院和众议院,一个提出议案,一个裁决议案,一个谋,一个断,一个生,一个杀,两者都非常重要。怎么来理解用户的自由选择呢?很多用户很武断,认为自己的选择可以无逻辑地自由,不明白用户的自由选择,其实是一种次第性的自由。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你不能骑马上山,只能徒步攀缘上山我才能帮到你。你回答说,那好吧,我想上山,但你执意要牵着一匹马上山,我说不行,于是你就攻击我说,剥夺了你选择牵马去的自由权,这说的过去吗?其实你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可以选择不需要我的帮助,我也可以相应不出选项的,你也就可以不必关注我的选项了;当你不需要我任何帮助的时候,我不会剥夺你任何选项。可你也可以选择需要我的合作,既然选择了需要我的合作,我就有责任,理清你的选项间的自由秩序,你选择了牵马上山,就等于选择了无需我帮助,这不是胁迫,这是一种逻辑间的秩序。QQ是在负责任地通知,已经选择了QQ的用户,要用好QQ就不能用360,而不是向所有用户宣说,要卸载360,因此QQ的决定,是在他权限内的决定。
 
如果用户认为这仅仅是单方面的事情,那就说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责任感,其实你做任何一项选择,都跟执行另一项选择休戚相关,当累计到一定量的时候,就等于做出了一个相应选择,你选择了360的时候,你已经选择了好多不为你所知道的决定,你可能不能立马看到,这些决定已经完成了你对某一选项的舍弃。原来不能用QQ是你自己的舍弃,QQ只是作为发现冲突的一个核实方,在发布消息而已。你可以认为QQ没有兼容你的自由,但QQ没有侵犯你的自由。目前有多家网络知名公司声称不兼容360,不能直接给予360的自由。百度金山傲游可牛搜狗五厂商联合宣布不兼容360 ,不兼容你的自由,并不是侵犯你的自由。
 
很多用户简单地认为,在网络隐私屡屡被侵犯的今天,一个安全的互联网需要更多的360,也需要更多的腾讯,只有达成了制衡,网络安全才不会沦为没有任何根基的乌托邦。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很多用户特别希望双方能不挟持用户,不要在用户的电脑上打仗,而是应该通过司法途径,明白是非曲直。从这样的视角看两家竞争的,在网络上是特别的多。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希望。如果360有什么问题的话,那正是观察者的原因,如果QQ有什么前景的话,那正是观察者的希望。如果都这样来看这场互联网大战的话,将会是一场双赢和多赢的竞争。其实万事万物都是如此,好事跟观察者有关,坏事也跟观察者有关,只有如此参与才能改变世界。否则一味谩骂又有什么用呢!
 
为了希望,我们需要更多的知情权,为了平安,我们需要更多的隐私权。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我们需要知情权,知情权都没有,又何情可隐!希望网民警惕了,不要自己剥夺自己的新闻自由。问问自己,我们谩骂的激情是不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有发展的稳定,就如同无米之炊,没有自由的安全,就如同不腐的木乃伊。公平最大的克星,就是好歹不分,或者是谁也不信,这两者都会将公平排挤得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