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各位领导,亲爱的父老乡亲:
大家好!很高兴来到山东家乡为父老乡亲做这场报告,首先我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出身在农村,我的那个村庄就叫檀佛山,为什么叫檀佛山呢,因为从前有了座山,山上有了座庙,庙里又有一尊佛,是用名贵的檀木雕刻的,所以就叫檀佛山。山的南侧为前檀佛山村,山东侧为东檀佛山村,山后有一条洙水河,在我们那里有一个顺口溜:金商村、银吕村,檀佛山的聚宝盆,闫刘四村出美人。
我父辈都是农民,基本上都是: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人生也基本三条路:读书、种地和当兵。祖上当大官的比较少,我仔细研究过我的家谱,明代末年,高斗光做了明朝的兵部右侍郎兼安徽凤阳总督,清初的偏沅(云贵川)巡抚,这也是我们家族的最值得骄傲的人物。我出生后第二年,也就是1976年,有三个人相继去世,唐山的地震也影响到了山东。后两年农村生产队的情形几乎填满了童年的记忆。“工分制”、“集体生产”,“七级工、八级工,不及社员一棵葱”,再后来,大包干开始,学习之余开始接触各种农活,“麦收和秋收”是大人最忙最累、孩子也不轻松的时候,农村的学校都放“麦假和秋假”, 于是我成了父母的合法的“童工”,于是割麦子、剔豆苗、打棉叉、拾棉花、掰棒子、脱玉米、扬麦场、锄草、用柯楼(辘轳)水浇地、开手扶拖拉机……这都成了我的必修课。
后来参加工作,在外飘来飘去多年,忽然发现了我们生我养我的这个土地,有着很多严峻、复杂、繁多的现实问题。
今天,在家乡父老乡亲面前汇报我在外做的一些功课,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什么是三农问题?二是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有哪些?三是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哪些内容?五是国家近来出台了哪些强农惠农政策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六是如何来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什么是“三农问题”?
三农就是农业、农村、农民。如果要找到对应的词就:工业、城市和市民。“三农问题”就是“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问题简称。2002年,时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用13个字概括出中国“三农”问题。我们如果要找到对应的词就:“工业真富、城市真强和城里人真舒服”。“三农”的提法是经历了一个从民间呼吁到媒体的重视、政府的关注、红头文件承认、最后到针对三农问题出台一系列的政策的过程,包括现在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
(1)三农中的第一农:农业。农业可以说有大农业和小农业,比如说县政府有个农业委员会、也有的叫农村工作部等等,但是下面还有一个农业局,前面的就是大农业,后面的就是小农业。大农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水利农机等、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还有地方蔬菜局、花卉局;小农业就单纯指种植业: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我们开会的什么都这么称呼:农林水口的、政法口的、宣教口的。有一次政府组织开会,卫生局、防疫站、爱卫会、县几大医院、中医院的哪一组的代表,好像没有来,主持人点名大喊:卫生口的?来的了吗?卫生口的?在门外推门进了的一个农村老头,说来了,大家都感觉不对,主持人就问:你是卫生口的?老头说:我就是喂牲口的,是喂驴的。给政府食堂送驴肉来的,听你喊喂牲口的,所以就进来了。这位喂牲口的,就是一个大农业链条,养殖、屠宰、加工、贩运,我们可以看这个链条上还有什么,养殖需要:饲料、兽药,饲料包括:饲料添加剂、玉米、小麦、大豆豆蔸等,兽药包括维生素、抗生素等,屠宰就要工具、场地、熟练的工人,加工就需要技术、工艺、配方,做成了成品、半成品、包装品,精包装、粗包装,贩运就需要物流、仓储、冷却等,老头由于直接送到了县政府,一般这个环节还需要批发、零售、营销,营销又包括:广告、口碑、宣传、策划、活动等,还有产地、品质、口感等,所以说:喊喂牲口是简单的,但是到我吃到驴肉的时间,这里面就有了大农业(现代农业)的要素,最后,你吃的驴肉可能是山东菏泽郓城县黄安的驴肉;也可能是山东聊城高唐县的驴肉;也可能是河北沧州河间县的驴肉。从简单农产品到优质的工业产品的过程就是一个转化的过程,提升的过程,再造的过程,我们的农业就需要这种质变。我们一只鸡,在转换过程中,可以转换为嘉祥马集烧鸡、蒙阴光棍鸡、临沂王小二胡同炒鸡、德州扒鸡、聊城熏鸡、河南道口烧鸡等等;一只羊,在转换过程中,可以转换为莱芜羊汤、单县羊汤、滕州羊汤;三只鸭子,去北京的鸭子的变成了烤鸭、去南京的变成了板鸭、去东京的变成了真空的包装酱鸭。一亩田的小麦,装上了不同的车,拉到了山东兖州几个方便面工厂,有的成了华龙、有的成了白象、有的成立康师傅。所以说,农业的必须提升,小农业转大农业。简单的‘从种到收’的小农生产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正在转向‘产前、产中、产后’的现代农业生产布局。以前我们将农、林、牧、副、渔分开提,将农业独立于畜牧等行业之外,这是不合理的。
(2)三农中的第二农:农村。全国有多少省、市、县、乡、村?总计:省级34个(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地级333个(地区、市、州、盟),县级2862个(县、市辖区、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即乡镇级41636个(区公所、苏木、民族乡、民族苏木、街道)。自然村在全国是536876个。(2008年7月全国地域统计)。有的顺口溜是这样说:四个领导人挥挥手,毛主席挥挥手:下乡,邓主席挥挥手:下海,江主席挥挥手:下岗,胡主席挥挥手,下跌。毛主席当年号召知识青年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我们家就住了县城来的知识青年,虽然我们村离县城步行需要50分钟,自行车需要20分钟。全社会包括城市了解农村,最大来源影视题材,从《朝阳沟》、《咱们的牛百岁》、《喜盈门》,到后来《辘轳、女人和井》等农村三部曲,以及最近的《刘老根》、《乡村爱情》等等。农村作为最基础集体组织,生来就十个手指不般长,有的村活着,它已经死了;有的村死了,它还活着。
(3)三农中的第三农:农民。什么是农民?有两种说法,学术界和法律政策界认识不一样,学术界认为:修理地球的就是农民,职业决定称谓;法律政策界认为:有农民户口的就是农民,身份决定称谓。可是现在,修理地球的不一定是农民,不少是城里人;有农民户口的却从来不做与农业有关的工作。现在这个称谓定位会越来复杂。长期以来,我们媒体与舆论有一个对农民看法的传统定式——农民愚昧、自私、狭隘、懒惰。农民是“土老帽、土包子、乡巴佬”的代名词,不文明的、素质低下的群体。说农民都是运动员,锻炼身体不挣钱。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农民聪明智慧。农民宽容无私。农民勤劳进取。农民真诚可爱。在9亿的农民中,有一个群体越来越庞大,他们有农民与工人双层身份,他就是农民工,目前这个人数已经到了1亿3千万。贵州卫视有一个电视栏目《中国农民工》,主持人是倪萍。这也是目前唯一能主流电视媒体关注农民工的节目,全国人大代表中也有历史的突破,居然有了两位农民工的代表,正是这两个人却代表着1.3亿人。
二、“三农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有首歌这样唱到:春夏秋冬忙忙活活,急急匆匆赶路搭车,一路上的好景色没仔细琢磨 回到家里还照样推碾子拉磨,闭上眼睛就睡呀,张开嘴巴就喝,迷迷登登上山,稀里糊涂过河,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那样过,生活就得前思后想,想好了你再做!所以我们要弄明白,农村为什么穷?农民为什么困?农业为什么危险?知道了为什么?才能解决!
有人说:今天我们所面对的“三农问题”。农村的困境是城市追求自身利益的后果。这种不平等格局符合强者的利益。从国际上来看,它符合强国的利益。从国内来看,它符合强势集团的利益。这里的强势集团,或是掌握了政治权力的官僚,或是掌握了财富的资本家,或是掌握了话语权的知识分子,甚至还包括普通的市民集团。在这个世界上,一种格局只要符合强者的利益,那就很难改变。
我可以总结成四大要素、17项不合理制度。四大要素就是人流、吸血、剥皮、抽筋。
一是人流。就是人的流失。农村青年一般通过“考学、参军、打工”三条路径走出农村,“脑子灵活的考学了,身体强壮的当兵了,年纪轻轻的打工了。”人才精英青壮劳力逐渐流失,整个农村成为了空壳村,所以有妇女儿童和老人组成了留守大军,也有了一个番号“386199部队”。
二是吸血。就是资金的流出。如果农村是个大水池,资源是水,无数个抽水机通过不同的管道,明的、暗的、粗的、细的、功率大的、功率小的、离心式的、高压的,源源不断的把资源抽到了城市,转化成工业,转化为财政。
三是剥皮。就是农产品与工业品存在价格的剪刀差,农民种植的作物,高产不高收,优质不有价,赔钱赚吆喝。工业品的价值提高速度远高于农业产品。这是由于工业品的价值提高速度远高于农业产品造成的。比如,原来一袋米值100元,这些钱除去成本,假设剩下50元,这50元除了应付生活必要开支,还能买一辆自行车,使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现在,由于农产品价格提高的非常缓慢,一袋米还值100元,假设生产资料价格不变,除去成本剩下50元,而生活资料由于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价格上涨,那么这五十元除去生活必要开支,就剩不下什么钱了,生活水平也就得不到提高。如此循环,农村的经济必然凋敝。何况生产资料价格不可能不变。
四是抽筋。就是土地的的流失,造成了新时期大量的三无农民。据不完全统计,7年来全国有近亿亩耕地被征用,“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 对失地农民基本生计的关注,包括最低的人文关怀,中央政府急,地方上犯困。
17项不合理制度的包括:产权制度,财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金融制度,资源的配置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法律制度。有这样一个顺口溜,基本就包括了三种制度。说农民头上三把刀:上学、告状和医疗。三把刀就是三条蛇,黑蛇、白蛇、眼镜蛇。法官是黑蛇,白蛇是医生,眼镜蛇是老师,告状黑蛇咬你,看病白蛇咬你,上学眼镜蛇咬你。另外还有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土地制度,干部制度,科技推广制度,市场主体制度,户籍制度,招标制度,监督制度,代表制度等不合理制度。
三是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哪些内容?五是国家近来出台了哪些强农惠农政策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六是如何来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略)
备注:实际发言与文字有较大出处,文字所记载为大体提纲内容。实际内容及效果大于文字记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