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口普查员下逐客令的临界条件
司马南/文
司马白话视频连接
http://v.v1.cn/dyzstx/2010-11-4/1288841337866.shtml
【发现隐私,他们不报告,他们无意关注您的个人隐私,政府有明确承诺啊。但是你知道吗?如果有人在这儿包二奶,或者这个人在这儿超生,被调查者依旧会心惊肉跳的。所以,阻止调查、延宕调查、敷衍调查、应付调查、虚与调查现象是免不了的。】
主持人:全国的人口普查正在进行,而有些推销员、房产中介伪装身份,浑水摸鱼,上门来套个人信息。来看一段微视频。【微视频略】司马南老师,昨天我们刚刚看到胡主席接受人口普查员的调查,是做了示范,但是现在人口普查当中又出现了一些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对人口普查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李克强副总理担任总管的人口普查队伍是有预见有准备的。你知道,现在的人口普查难度较之十年前大了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加,光北京就1000多万流动人口,其二就是人们的隐私意识大大增加。
人口普查的600万人庞大队伍专门培训很久了,所有的原则规定都是统一的。比如调查员要全部穿统一制服,人口普查员怎样入户跟人说话,调查哪些具体内容,涉及所有问题的应对,都有具体而详尽的规定。
中国太大,人口普查涉及到13亿人,600万普查员入户,这么大的事情,总会有一些骗子要来利用,总会一些搭便车的商家来利用。刚才的节目中是有骗子来利用人口普查,这不应视为人口普查本身的问题。
因为即使没有人口普查,各色骗子还少吗?再说,卖保险的并不等于骗子,至多是商业推销员。卖房子的一般是不如入户的,连地产中介都入户了,说明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见效”了,或者“见笑”了。
这种情况也许说明了:第一,有一些人只要有空子就会钻,只要有利可图就会唯利是图,有些坏人也会利用人口普查这个可乘之机的。第二,从被调查者角度来说,我们在这个小区居住,有人来敲门,声称是人口普查员,我不管你是不是人口普查员,我先给物业的打电话,或者请你邀请物业公司的一块来。第三,是人口普查我当然配合,但我会想到,我的隐私是否会被暴露,一旦泄露对我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不可能不想。
对第一类第二类问题,安全问题、受到骚扰问题,我所在的街道,人口普查员来的时候,街道、居委会的人跟着,在街道、居委会的人手不够情况下,小区里的物业公司的人全部出动,来此之前,入户之前,先打电话详尽告知。提前几天就贴公示,告诉你来的人什么样,你也要经过甄别,才可以让他进来。那样好了,作为住户我就放心了,即使如此,只要你跟我提到保险,不管是友邦的,还是太平洋的,只要你跟我提到产品,不管是安利护肤,还是通县墓地,只要你说到什么东西,我立刻下逐客令。
对第三类问题,政府考虑了很多办法。新的人口普查政策包括了对“超生游击”、对“包养二奶”这样一些被调查者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属于个人隐私的事情怎么处理。
你知道怎么处理吗?
就是不处理,就是装看不见,准确一点说是“人口普查的所有信息不作为政府处罚的依据”。
如果进门,突然发现,这屋里的户主是一个政府官员,跟一个女子在一起疑为是“那样的关系”,而另一处调查又发现,这个经常在此居住的女人,在另一处有婚姻事实,登记为常住户口。对不起,人口调查员,不会因为发现这个事情,就拿到反贪局纪律检查委员会等有关部门,举报官员腐败。我们的调查,仅仅用于国家人口普查基础数字充实,专门用于人口普查专项目的。
发现你隐私我们不报告,我们无意关注您的个人隐私,政府明确承诺啊。但是你知道吗?如果有人在这儿包二奶,或者这个人在这儿超生,他依旧心惊肉跳的。所以,阻止调查、延宕调查、敷衍调查、应付调查、虚与调查现象是免不了的,最终就看人口调查员的本事了。
(2010年11月7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