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期货日报10月21日报道 ,占焦炭消费85%以上的钢铁自2002年开始产量大增,且2003年由于欧美国家因环保要求导致焦炭产量增长缓慢,焦 炭缺口加大,由此带动了我国焦炭的需求,焦炭价格应声上涨,从2001年的每吨数百元涨至2004年的千元以上。价格的大幅攀升导致了我国焦化企业的盲目投资,焦炭产能迅速扩张,每年都以数千万吨的绝对量增长,直接导致目前焦炭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2009年年底我国焦炭产能4亿多吨,远远高过全年的消费量3.35亿吨。与持续高速增长的产能对应的是,我国焦炭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35.33%上升到了目前的近60%,连续20年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
** 然而,当焦炭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时,处于炼焦煤与钢铁夹缝中的焦炭行业抗风险能力却很差。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焦炭价格由3000元/吨上方迅速跌至1250元/吨,国内焦炭企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显露出来,焦炭企业面临全行业亏损局面。时至今日,尽管我国经济从金融危机中恢复的速度较快,但焦炭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却没有实质性好转,行业复苏之路任重道远。尽管今年上半年价格较2009年有所上涨,从而使部分焦企实现盈利,但5月中旬后价格连续大幅下跌,整个行业再度处于成本线下方,焦化企业普遍亏损,部分企业吨焦亏损高达200元。焦化企业不得不依靠焦炭行业协会安排限产,以减少损失,山西焦化企业联盟5月份安排的限产幅度为:山西40%,河北、山东、陕西和内蒙古为30%,山东焦协8月份进一步将山东限产幅度提高至40%。 焦炭企业结构分析
** 经过国家对焦炭行业的整顿,小土焦关闭工作基本完成,目前我国的焦炭生产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钢铁企业内部自有的焦化生产厂,其产品主要供应自身炼钢;二是独立焦炭生产企业,焦炭全部作为商品外销。 总体来看,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炼焦企业生产焦炭32894万吨,其中重点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炼焦厂生产焦炭9948万吨,占比基本在30%左右,但这类焦化厂一般规模较大,其产能利用率较高,焦炭产量与其生铁产量增长趋势基本吻合,拥有产业一体化带来的优势。根据中焦协的统计,2007年全国焦炭产量在百万吨以上的企业共72家,合计产量13820万吨,占当年总产量的42%,排名前十的均为钢铁企业。
**在钢铁行业不景气时期,一般前者生产焦炭占比将有所提高,如2009年前三个季度中,全国焦炭产量25369万吨,钢企的产量为8613万吨,占比达34%。尽管如此,钢厂的焦炭自给率却有限,首钢仅有60%,独立焦炭企业市场空间仍然较大。独立焦化企业的主要问题是集中度较低,规模有限,利用率偏低。一方面,炼焦煤资源稀缺,成本下降较难;另一方面,没有稳定的下游消费客户,受钢铁产业牵制较强,因此在当前产能严重过剩时期,易受到需求不足的冲击,受价格波动影响的程度也大得多。 焦炭企业参与期货套保的必要性
升到了目前的近60%,连续20年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 然而,当焦炭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时,处于炼焦煤与钢铁夹缝中的焦炭行业抗风险能力却很差。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焦炭价格由3000元/吨上方迅速跌至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