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大势难档?


    看到政府要改革公务员工资和多部委联合要抑制产品价格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通货膨胀的爆发期可能真的要来了,或者肯定一点说,已经来了。

    房地产三番五次政策性失灵、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再加上美国印钞机的推波助澜,这一切都正在将中国的经济推高到一个新的通货膨胀高度。作为个人,我们相信政府调控的力量和可能的狠得措施,但是作为观察者,我们似乎也很明白,通货膨胀已经大势所趋,难于挽回了。

    在第108届广交会上,“绿豆10月初每吨还不到1700美元,现在已经是每吨2100美元。”大连百乐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进出口业务部副经理张俊芳指着展台上的展品对记者说,“现在农产品涨价跟打滚一样容易。”这便是最近爆出的“逗你玩”事件。可以说,生活基本品和生产资料在非供求关系因素下不规则价格大幅波动,正是通货膨胀的初期阶段。持续一年的中国奶比国外奶贵35%左右的事实和中国奶终端价格的持续走高也佐证了通货膨胀的到来。

    或许,一些经济学家会将通货膨胀用这样那样的模型分析,最终得出没有通货膨胀的结论,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身边的菜价提升了,身边的消费品价格提升了。前几天,去北京健德桥下的一个面馆吃面,一碗油泼扯面的价格也从之前的8元涨到了16元。来者依然熙熙攘攘,显然大家已经接受了膨胀的现实。

    这碗面会不会再涨价,我们不得而知,我问店老板涨价的原因,老板说,面涨价了。呵呵。

    或许以后你问卖菜的,黄瓜为什么4块钱一斤,他会说,公务员都涨工资了。你问他,多部委不是要调控农产品价格吗?他会说,我还没有接到通知。

    我担心的是,中国更多的快消品企业会利用通货膨胀集体涨价,最终造成更大的非规则膨胀。这种膨胀会持续影响到各个行业,最终给中国经济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