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系列之一:我读龙应台


按:虽然信孚大学尚处于草创阶段,但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报名却源源不断,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学生已经热情地投入到对导师作品的学习和钻研中去。下文便是信孚大学录用的首届学员的一篇作品,其阅读导师作品的细腻深刻,令人惊喜与感动。

 

开卷有益系列之

我读龙应台

信孚大学学员    陈柳

知道龙应台的名字是因为“背影”这一篇文章,感觉到一个母亲那细腻的、温柔的、无可奈何的母爱,这种母爱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流泪了,下班就忍不住到书店购买了“背影”“孩子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野火集”,书名是按照阅读的顺序排列的,第一本看了三遍,中间的两本看了两遍,野火集看了一遍。

“背影”用散文的形式感悟人生、感悟亲情;“孩子慢慢来”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着初为人母的那些事,给我的感觉是尽量给我们读者客观展示母亲生下儿子的三年的生活,可是从龙应台带孩子的生活中很平淡的日子里我却看到了欧洲的现代文明、欧洲人的价值观、欧洲人的生活方式、欧洲人的教育理念,欧洲人的生活现状,同样也映射出了我生活的国家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教育方式,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一比之下,我觉得我以前的生活不管从精神上、物质上都是劣质的,尤其缺失的就是关于尊重,关于爱惜每一个生命的教育。

我惊异的是龙应台带孩子的方式和感受竟然如此和我接近,虽然我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意外的发现我的家庭冲突并不是因为我的脾气不好,在这之前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这样劝我,甚至我都快相信了........... 龙应台在“写给怀孕的女人”中写道:“媳妇和婆婆之间的分歧,由孩子的出生而滋长的,恐怕还不只于坐不坐月子的问题……..        在一个西方的家庭里就比较简单。孩子的母亲有最大的权利,任何人都得尊重“生母”的权利。我的婆婆很清楚地认知:宝宝首先是我的儿子,其次才是她的孙子。对孩子的教养,她可以从旁帮忙,或是提供过来人的经验,甚至于表示不同的意见,但她最后一句话永远是:“当然,决定还是在于你做妈妈的。”
 
     我喜欢这个方式。上一代与下一代的经验不同、观念有异,客观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中。对孩子的教养观念绝对是差异多于同意的。两代人同时争取对孩子的“主权”,冲突就避免不了。那么这个“主权”究竟应该给做母亲的,还是给做奶奶的呢?我相信母亲有天赋的权利,任何剥夺母亲生、养权利的制度都是不合生物原则的。”看了龙应台的这本书,我总算明白,生性善良的我为什么我不招我公婆喜欢,因为我并没有学会服从,我想表达的是:正因为我们国家缺失的“尊重教育”,造成了社会是阶级社会,人是这个社会的主宰,而人的本身是分等级的,就是一个家庭也不例外,总有一个威权人士在那里,替你做着一系列的决定,任何东西都没有自己的意愿在里面,包括教育一个你自己生养的孩子,而为什么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这这里受教育,而我的思想和态度却很接近欧洲人呢?慢慢的我就明白了,这些价值观其实是与生俱来的,符合一个人的自然需求的价值观,龙应台的书让我明白,我属于一个比较固执的人,没有被国家机器改变。龙应台也一样,是一个尊重生命、爱惜生命、不服从于强权的“固执女人”,所以我们是共鸣的,所以我那么喜欢她的文字,因为写出了我感受到但是表达不出的。

如果说“孩子慢慢来”表达了一个理念的话,那么“亲爱的安德烈”则是把这些理念具体化了,具体的看到了东西文化的冲突,并且,在我看第二遍的时候,很多关于欧洲国家民主理念的东西有了更明晰的认识,民主是人人关心政治的公民氛围,民主是最为适合管理国家的体制。还有就是文化的力量,就算是像龙应台这样的社会学家、教育学家,由于出生在东方,多少都会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文化真的很强大,往往就在你的空气里笼罩着你,哪怕你不愿意,它也会在你的潜意识里扎根,我这样的结论来自“亲爱的安德烈”中龙应台问菲利普要不要上厕所那一段文字描述,是啊,我们中国人的小孩就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甚至于当家里的权威人士是爷爷的话,那就是爷爷的私有财产;文化让我在劝告很多父母不要打孩子的时候,这些父母还要反过来劝我不要太宠孩子了,可见这个“打孩子教育”的文化的影响简直就是范围巨大、根深蒂固,正因为中国孩子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教育成人的,才会有菲利普观察的结论“中国人不是看你的年龄,而是看你的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爸妈的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讲话的对象。”就是这样没错,情况其实是更加糟糕的,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孩子,你没有权利过你自己想要的人生,没有权利学你喜欢的专业,如果你是好强的人,你就更加倒霉了,因为你没有权利去和其他人公平竞争,我儿子三岁了,我当然一次也没有打过他,可是很多次我是用忍的,我想大多数欧洲人和美国人应该不会选择用打来教育孩子,并且是潜移默化的概念了,教育孩子的文化,不是一念之差的问题了,是一种文化的潜移默化,所以你看,虽然龙应台和我,都不赞成亚洲的教育方式,可我们的潜意识里多少都残留余害,我实在非常同情亚洲的小孩子尤其是中国的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因为比较顽皮,受到的伤害一定更甚,皮肉上的创伤容易恢复,可是造成的心理阴影就不容易消失了。龙应台的这两本书给我的启示,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多,但是归根到底就是一个人权问题,不管是国家教育家庭的教育,都是缺乏人权在里面,没有尊重个人的意愿,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同时有一个大前提在里面,大前提就是爱国爱党爱民族爱集体主义,这样的教育到今后成人以后会极端、自私、容不下异己,对于政府来说是好的,因为容易统治,容易左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也就罢了,其他的人都不会管,因为没有威胁到他,所有的人都愚蠢的认为那些不公平与他无关,因此,现在中国社会的人没有道德一点也不奇怪,包括我的一些平时高喊民主的网友,真正有什么事情需要他站出来的时候他闪人了,龙应台关于积极道德和消极道德的观念我也很赞同,现在的社会,更加需要有积极道德的人去多管一下闲事,这样才有可能逐步实现民主,从每一个人去转变,每转变一个人也许会带动一个家庭,而社会就是由家庭组成的。

在龙应台的“野火集”里,我简直就看到了中国的缩影,当然,中国是台湾的升级版,而野火集风靡于台湾的80年代,我们的80年代呢?就是现在言论也很不自由,我自己33岁才被启蒙“民主”这个概念,野火集里描述的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言论自由、法治不公平问题等等,中国有过之无不及,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我更加看到了我身边这一群麻木的、心平气和的呼吸着乌烟瘴气的空气、喝着污染的水、吃着地沟油炒的菜、喝着毒奶粉成长的孩子(有的甚至没有机会长大了),等孩子长大了送到学校给老师洗洗脑挫折一下自尊心,最终教育为另一群麻木的后代,看了之后我庆幸我是一个会生气的中国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为了我自己的权力,曾经和学校老师(当然是我自己读书的学校,现在儿子的幼儿园我屁话都不敢说一句,怕他们报复我的孩子)、法院的院长、银行的职工、工作以后我的领导都据理力争过,结局都还不错,最近我还为一个生病的孤寡老人天天去找民政局的理论,最终民政局的把老人接进了医院,现在治疗中,医药费他们负担,前两个月的护工费(3600元)和生活费(800元)由我号召我身边的同事和亲戚捐助,以后的费用我还会去为老人争取,是的,我和老人素不相识,是的,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的同事常常说我很强大,我说等你们觉得我不强大的时候,我这样的人随处可见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就真的美好了,在龙应台、杨恒均、袁腾飞、韩寒的影响下,本来就喜欢打抱不平的我更加喜欢了,我的力量虽小,我也想以我为圆心,改变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