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出现了许多无聊甚至可以称为垃圾的照片,不仅在网络之间大肆传播,集大成者可以非“谷歌街景”莫属。有人说,没有“谷歌街景”拍不到的东西,除非你能做到两点,一、把谷歌撵走,并拆掉所有的摄像头:二、在家窝居,并挂好窗帘,如果要上街请带好防毒面具!
在这种谷歌街景所营造的白色恐怖之下,谁没有避免自己的隐私被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知情权与隐私权成为一对矛盾。
尊重知情权势必要侵犯隐私,对隐私权的尊重势必会伤害到别人的知情权。
偷窥是人的本性,这与人品和道德无关。但满足了偷窥的需求,就是对那些被偷窥者实施网络暴力。再加上毫无节制的人肉搜索,以及“五毛党”的追踪,还有不负责任的垃圾评论以及娱记们的穷追猛打与深度挖掘。颇有些打翻在地再踏上亿万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的意思,而且很多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霸权作风。
假如当事人的心理承受力脆弱的话,一点小小的瑕疵都可以让他(她)身败名裂、众叛亲离,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以对你造成致命的打击。
偷窥与网络暴力被满足之后,人肉搜索取得成果之后,垃圾评论、穷追猛打与深度挖掘之后,势必会在人的内心获得莫名的满足与快感。
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娱乐自己,这是娱乐时代的本质。
快乐是每个人的权利,但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当某些人狂欢之余,所导致的是另一些人受到伤害,就是很不道德的事情了。当然假如那种揭露是正义的,是把罪恶曝光于光天化日之下,让阳光成为罪恶的消毒剂,尚且可以得到一些谅解。但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在好奇心、偷窥欲以及暴力的倾向下,无辜者遭遇伤害。甚至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从此消亡。
有人说那些图片是来自街头的摄像头。
但有谁授权那些安装摄像头的组织,合法地享有拍摄的权利了?
又有谁授权他们不经与当事人打招呼并正式认同,就无节制地授权谷歌去传播那些图片了?
如果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就进行网络传播,谷歌就是侵权;即使得到授权,谷歌依然是侵权。这两者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即使有所谓区别,也仅仅是被侵权的主体是摄像者还是对画面中相关人物。
美国号称是最尊重人权,法制化最为规范严谨的国家,却可以纵容像谷歌这样的机构明目张胆地在世界范围内大肆的侵犯别人的权利。
谷歌就是在信息共享的大旗下,进行侵权行动的。在以前是用数字图书馆,随后是用谷歌街景。
令我们更加胆寒的推想是:那些图片是从何而来?难道仅仅是街头的摄像头吗?
假如那些图片是从私人手中收购而来或者是私人泄露出去的,那么就更可怕了。
试想:当我们意识到,包括你自己在内的每个人身边都潜伏着由于受到利益驱使而把你的隐私出卖给别人的人,难道你不觉得这样的生活环境不安全吗?难道你不会有芒刺在背、骨鲠在喉的感觉吗?难道你对身边最信任的人还会坦然给予他(她)充分信任,而且不计后果吗?
问题是你知道那些潜伏在你身边,靠出售你的隐私牟利的人,具体是谁吗?如果知道,那还好说,但假如不知道,那就会形成草木皆兵的状况,人人惶惶不可终日。
2010年1月,Google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David Drummond)宣称:公司不愿再审查我们在Google.cn上的搜索结果,我们承认这很可能意味着公司将不得不关闭Google.cn,以及在中国的办公室。
在那之前,谷歌以“创建人类最大的在线知识库”为目标。并在这个招牌下,谷歌已经在全世界扫描了1000万册图书。为他所有或所用。一旦这个知识产权的掠夺行为得逞,全世界数千年的精神财富恐怕就“都姓古了”。
当时,互联网业内人士以及众多网民为了“挽留谷歌”而打出了各种大旗,对中国的互联网监管当局做出逼宫架势,当时本人就感觉,一个国家的国民与行业精英居然被一个国外机构思想绑架到如此程度,确实是很值得悲凉的事情。
此番谷歌街景更需要我们深入审视谷歌在互联网之下的真实意图。以及为了实现其自身利益诉求,而让别人付出的惨重代价究竟是什么。
利益的驱使下,每个人都可能把最丑恶的本性释放出来。
在释放之后,收获的是娱乐大众与自娱自乐,但所付出的代价是人与人之间基本信任以及无端的浪费时间——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更浪费别人的时间。
网络的确给一部分人的工作提供了便捷,但却让更多的人漫无目的地浪费青春。
对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而言,要想突破人性的底线很容易,用尖端技术与“王八条款”结合起来,再利用一些基本的网络营销技巧,就可以充分调动人的关注,并给自己带来媒体的跟风报道,并推动股价上行,赚取白花花的银子了。
当然,谷歌仅仅是粗暴践踏网民的隐私权的一个代表,在网络世界之中,如此做的网站运营机构甚至个人多如牛毛,更使得我们深陷隐私权被侵犯,而且还要被裹挟着在网络垃圾之中无端地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与生命。
这却不仅是某个网站的悲哀,而且是网民的悲哀,是整个网络世界的悲哀了!
贾春宝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刊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