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理应分给13亿民众




早在2000在北大一次论坛上就有人提出“瓜分国有企业”的主张,国有资产应分给13亿民众——这不是痴人说梦,更不是一句鼓动人心的口号。

何为“央企”?央企就是中央企业,是全国人民的企业。央企的性质姓“公”。

但长期以来,全国人民却不能显见地从央企的发展中受益;相反,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却连年对石油产品提价,无独有偶,中国电价的每次调整都是变相涨价,调到最后居然是美国的10倍。

有人说“共和国长子”——央企就是人民的乳汁养大的孩子。望眼欲穿的央企改革,终于在今天有了红利,理应向企业的真正主人中国人民进行派发,但看看,央企高管动辄收入上千万,那些产业是他血汗的积累吗?事实上,与央企实现的利润总额相比,当前央企上缴的红利依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目前上缴红利的央企,上缴比例分三档,第一类是具有资源性特征行业企业,上交比例为净利润的10%;第二类为一般竞争性行业企业,上交比例为净利润的5%;第三类为国家政策性企业,从2007年起暂缓3年上交或者免交。

央企上缴国家的红利少,留给自己的空间就大,该为人民负责的却不负责任,沙特一条铁路的建设就会赔上几十亿,权当赞助了。

“国有资产理应分给13亿民众”,今天终于有些良知和有影响力的学者出来说话了,收入分配的改革是中国经济调整、拉动内需的核心问题,特别是许小年先生建议将几十万亿的国有资产分给13亿民众以刺激消费。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社会保障体系不到位;国民收入的分配向政府倾斜,而不是向居民倾斜;在财富积累方面,国民财富的积累速度落后于国有部门的财富积累和央企财富资产的增长速度。以上因素导致了中国老百姓的储蓄率高,不愿消费。

中国经济调整的核心并不是汇率,而是家庭收入过低的问题,如果能够把家庭收入在经济总量当中的比重提高到50%,达到世界正常水平,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摩擦就可以基本得到解决。

“有调查显示,我们过去几年间收入的分配大多数集中在最高端的收入组别里,而中层和下层的收入组别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高端组别的收入。如果不解决寻租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居民的收入分配。”

当前国民收入确实存在不公的情况,当社会分配差距过大的时候,富有的人有货币支付能力,却没有购买欲望,贫困的人却恰恰相反。“现在问题是投资逐年上升,最终消费率逐年下降,消费和投资比重严重失衡。”

中国老百姓不贪心,民不爱国则国不爱民,国不爱民则民不爱国。人们只是希望多能享受点中国GDP持续增速给生活带来的好处即医疗养老能保险,也就是说所讲“让人民有尊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