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座城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无一合格


  百座城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 目前无一城市合格



  上海世博会城市地球主题馆

  综合媒体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最新的成员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计划成为以应用太阳能为主的“太阳城”。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而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低碳内涵一般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又是其核心内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城市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低水平。

  “低碳城市”的内容应包括:在城市化进程中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来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使低碳经济最低限度地影响经济增长,平衡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制定生态城市建设战略规划,推动地方政府、金融企业通过政策激励和融资支持,驱动技术创新和资本流动,在城市中推广能有效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除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寻找机会,建设低碳城市的机会应当是中国的二、三级新兴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机会更多。

  低碳概念受到众多城市的追捧和推崇,一方面说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表明各地政府已经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及其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力。

  建设低碳城市,提出一个口号容易,付诸行动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建设低碳城市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协同作战。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公众参与,三方积极协作,形成合力,从政策、技术、消费等方面共同努力,方能见效。除了要有本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和具体措施外,还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城市规划等等,在低碳城市里,您和家人在蓝天白云下的绿草地上野炊,微风吹过,带来青草与泥土的芳香;当您出行的时候,所有的汽车都没有尾气,您大可打开车窗让新鲜空气进入车里,而且永远没有拥堵……等等节能、清洁、绿色、健康的城市才算是“低碳城市”。

  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都把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新能源、新的汽车动力、清洁能源、生物产业等作为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就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重点问题。国家也势必将出台一系列扶植政策,以继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同时逐步在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

  低碳产业只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从我国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来看,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重化工业,都要实现低碳化发展。低碳化发展才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本意。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不论是低碳经济,还是循环经济,都是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而低碳城市的本质是为了降低碳排放,让环境更美好,进而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果偏离了这个主题,低碳城市建设就失去了意义。

  在发展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实现了低碳化的城市。它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变以往高碳生产、高碳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它要求实现碳的排放与处理的动态平衡,以确保在一个城市范围内维持可持续的生态体系,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以低碳能源为基础,以低碳技术为保障,以低碳建筑、交通为载体,通过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为全球减少碳排放。

  要谨防部分地方政府与企业将低碳作为“炒作”的手段,原来的产品,贴上低碳的标签,便号称低碳经济。目前已经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作为未来的战略性产业,当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比重达以上;当“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绿色旅游”绿色产业、低碳产业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时,这样的城市才算是“低碳城市”!

 是的,低碳城市不是概念游戏,中国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热情值得鼓励,但“低碳城市”要名副其实很难。低碳城市概念被炒得那么热,其实,真刀真枪的工作还没起步。如果中国百座城市真的打造成为“低碳城市”,我们的社会、环境、人与自然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期盼这一天早日到来!

“低碳”成为时髦炒作 减排才是实际选择

真正的低碳城市离我们有多远

低碳城市与经济转型

城市美不美 在空气、水与宁静上见分晓

 蔡律   2010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