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听话的“老孩子们”点名管用么?


对不听话的“老孩子们”点名管用么?
 
在我们这坊间,习惯于把老人视为“孩子”或者“老孩子”,因为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老年人往往头脑不清、缺乏自制甚至于有些调皮,或者倚老卖老不听话,需要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去哄、去教育和约束,才能够让他们安静、乖巧。
赵忠祥、王刚,等等,都老大不小了,而且都是些备受公众敬重的大腕级名人,出现某些老年症状其实也不奇怪,比如让他不要去拍违法违规广告,不但百般抵赖,而且我行我素,“屡教不改”,因而,也需要像小孩子一样去教育,仅仅靠点名显然不够的,也注定难以奏效。
我们不妨借鉴小学老师的一些方法,比如“罚站”,在一段时间内,只要是这些调皮孩子拍出来的广告片,一律不得播放,让他们长点记性;比如,可以与他们的“家长”联系,因为对于少数孩子来说,家长的严厉管教更有用,他们会乖乖地听话;再比如,看看他们爱和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一起,想办法净化他们的交友环境,不给违规广告播出的机会,断了其爱占小便宜的念头,等等。
可是,一段时期以来,影视娱乐圈的“教育”往往不痛不痒地“点名”了事,根本起不到应有的震慑、管束和警示作用,即使暂时有所收敛,过后老毛病很快很容易再犯,违规代言如此,其他诸如“三俗”现象同样如此,被“点名”的不少,直至以“封杀”来吓唬,但“三俗”之风依旧不止,就因为缺少过硬的管教措施。
名人违规代言也好,三俗盛行也罢,给公众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多大,大家都很清楚,因而,有必要改一改“点名”的做法,或者说点名之后还得有进一步的措施,必要时不妨扬起教鞭,让不听话的老孩子们也守点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