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纯清的“堂堂正正做官”到底难不难?


袁纯清的“堂堂正正做官”到底难不难?

 

20108-11月,山西省共查处421名违纪官员,免职30名官员。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履新山西半年有余,上任伊始便对全省官员称,要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官,让吃苦的人吃香,让有为的人有位。至此,三晋大地掀起最强的官场整风运动。(2010中国新闻社1209

怎么做官?自古百姓爱“清官”,只有清正廉洁,才能真正为民作主,为民办事,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执政党的地位才牢靠。怎么才能像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所倡导的堂堂正正做官呢?就是要常怀“三心”守住做官的底线。

第一,常怀羞耻心。羞耻心是一个人的道德底线,无论做人还是做官,都不能没有羞耻心。自古以来的贪官污吏就没有羞耻心,他们热衷于《厚黑学》,把脸厚放在第一,说一套做一套,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从来不脸红,从没有感到羞耻过。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诚信,忠于党,忠于人民。常怀羞耻之心,就是要牢记做人的原则,做领导干部的准则;常怀羞耻之心,就是要常常反省自己,时时矫正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常怀畏惧之心。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有权力就有与之对等的的责任,有权力就有完善的监督,应该说权力越大风险越大。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常怀畏惧之心,而是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一手遮天""老子天下第一",视民众如草莽,视行政为儿戏,玩权力于股掌,早晚是会栽跟头的。常怀畏惧之心就是要正确估计自己,无论你官有多大,地位有多高,离开了党和人民,没有了党和人民赋予的职位和权力,你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常怀畏惧之心,就是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三,常怀“鱼水”之心。有这样一副楹联:“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其基本意思可以理解为,看一个人做官的政绩评价如何,是在他离职之后;民意如何,反映在群众的闲谈话语之中。群众心中有杆秤,群众眼中有标尺,只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会有“人去政声好,闲谈民意赞”的结果。群众对官员的评判,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做人、做官、做事。做人是基础与前提,做官是做人的继续,做事是落脚点,是对做人做官的实践检验,这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

要做一位好“官”,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解决好掌权的目的、权力的价值、对待权力的态度等问题。当官要清楚,权力是柄双刃剑,为民则利,为己则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