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不能寄望于房产税 住建部:明年房价趋稳


  事实上,民间资金大量过剩且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一直是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最大助推力。只要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只要不能引导这些资金去投资楼市以外的其他领域,那么,调控之后房价又将面临上涨的压力。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几轮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房价均愈调愈涨的背后因素。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徐滇庆在论坛上则提醒,由于中国经济已迅速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美国又在进行大量投资以刺激经济走出低谷,这些投资中的一部分资金将流入亚洲新兴市场,其中包括中国。中国需要警惕输入性通胀的问题。

  世邦魏理仕亚洲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ris Brooke也证实,不少外资基金一直在研究中国市场,寻找机会。在金融危机后的现在,不少基金都已经能筹集到一定资金,他们均瞄准了中国市场,且更多地瞄准了住宅市场。

  对于正处调控中的中国楼市而言,上述这些都将成为调控能否收到最初预定效果的障碍。从目前开发商的反应看,大家对后市的判断都未见明显乐观,仍然还忌惮于一旦房价重新进入上涨通道,新的更严厉调控政策就会有出台的可能。

  新上任的金地集团总裁黄俊灿在出席上述论坛时表示,今年的调控政策将长期化,现在对市场进行研判十分困难,开发商只能越来越快地确定应对措施。市场总体上会比较震荡。

  他同时认为,市场上关于今年GDP增长低于8%政府就会出来救市的论断,这种可能性很低。“从来没有救世主,只有靠自己!”

  从目前的情况看,房产税以及对预售资金进行严厉监管且专款专用,都是有可能出台的新政策。但是,在现有的政策还未真正落实并执行到位的情况下,市场层面甚至政府层面又在不断吹风新的政策可能出台的消息,显然更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这对市场的稳定发展并不利。

  本轮调控在出台之初就已有“史上最严厉调控”之称,如果出台的政策未能真正落实,必定会对政府公信力有所损害,同时,在新政策有可能出台的预期下,仍有开发商犹豫着不愿降价卖房,也有购房者对后续政策存有期待不断推迟原定的购房计划。对于任何一个市场来说,可怕的往往不是降价,而是没有成交量。

  9月第一周的成交量回升对于市场而言应是一个不错的消息,但市场能否健康稳定地发展,仍取决于有多少开发商在销售回升后难以抑制涨价的冲动,迅速推动房价的回升?此外,银行能否真正把住对第二、第三套房的限贷及禁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投资减少利用贷款炒房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手握房地产开发生产资料的各地方相关部门,能否如约兑现年初制定的土地出让目标?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出让的土地面积远远不足预定目标的50%,如果今年各地的土地出让目标又“打了水漂”,无异于给即将面临上涨压力的房价“再添一把旺火”。

所以,楼市调控要从资金、严打投机炒作、清查国际投行各种形式的热钱、加大保障房和廉租房的力度,查处利用特权谋取保障房和廉租房的违规方法等,对房地产开发商和多套房者征收重税等等,只有这样,方能让中国楼市趋于健康稳定,让人民有一个无忧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