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认为,只要把腐败治理了,茅台酒就没戏了。在毛主席时代,没有“腐败”,但茅台酒依然“一杯难求”。如果我们国家香港地区的廉洁程度成为国家标准,我相信茅台酒更会供不应求,因为人民更富足、社会更稳定,就像产自法国波尔多菩依乐村拉菲庄的拉菲酒一样,会让靠自身艰苦奋斗富裕起来的人士自己付钱品尝。如果硬说茅台与腐败有关,更符合逻辑的思考是:一种产品稀缺、质优,但由于种种原因非要低价卖出,国家(税收减少)与股东受到的损失被“寻租者”获利,这才与腐败有关。茅台的酒价从国家的层面上担当不起“腐败的评价”。
我相信只要是正常人,其“阶级情感”都是很复杂的,甚至一个宗教信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理想也莫不如此。椐学者研究,民主古代的来源是希腊,近代的来源是新教的加尔文主义。新教脱胎于信徒只有通过教会才能与上帝接近的天主教,它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信徒不必通过“腐败的教会”,通过自身的反省也可以聆听上帝。
当年,相信“信徒直接面对上帝,获得解救之路在自己手中”(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徒们受到腐败的天主教会残酷迫害后,有部分人逃到了自然地理条件恶劣的瑞士,包括加尔文本人。但今天的瑞士却以为全世界最富裕、最有权势的人士制造手表,并替他们“秘密”管理财富而闻名。
我的理解不一定对——那些几个世纪前反抗教会腐败的人,他们的后代最后却在为最富裕、最有权势的人制造全世界最昂贵的东西并保守着他们财富的秘密。这是不是有点儿意思?这些后代是否有良心不安的时刻?
我不知道欧洲贵族和中国历史上的书香世家、簪缨世族是怎样思考“世代轮转”与“阶级”的问题。一方面,为整个人类,为社会大同而战之目标,如星斗般永耀天空;另一方面,某种意义上,这个世界的历史也似乎难免有着有利贵族与权势的一面,至少长期胜出的与贵族传统有关的奢侈品如此,它们中有些并没有随岁月的流逝而消亡,反而历久弥新。
我是中国农民和工人阶级的后代,身上交织着中国古老社会的某些元素,凝望诸多沉浮繁杂的世事变幻,作为一个投资者,我好奇的是:中国大地上,那些属于传统的奢侈品的未来在哪里?它们具有穿越“历史回声”,像顶级奢侈品世界500强一样,走向光明未来的能力吗?
但斌 2010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