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座谈会涨价目的在于制造伪民意


开座谈会涨价目的在于制造伪民意

杨于泽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甘肃兰州市近日上调天然气供热价格,涨幅近30%。兰州市物价局未按规定举行听证会,而是开了个座谈会,参会者包括官员、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供热企业代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在国家上游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前提下,我市天然气供热价格调整理由充分,幅度适当”。

       近来物价飞涨,11月份CPI高达5.1%,创近几年来新高。此前,国家发改委三令五申,要求各地暂缓水电气调价;且把招呼打到企业去了,要求食品等明年“两会”前不涨价。兰州市天然气供热此时大幅涨价,等于甩手给了国家发改委一耳光。既然地方政府都不听招呼,那企业凭什么做乖乖儿?

       该办的听证会不办,却开起了座谈会,乍一看完全是狗尾续貂之举,不如什么会都免了算了。但所谓狗尾续貂,只是我们的门外之见,兰州市物价局请人开了会,会议传出的消息是:“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价格调整理由充分、幅度适当。兰州市特意狗尾续貂,恐怕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会议达到了目的。

       按照《价格法》第23条规定,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听证会,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但在有些政府部门看来,听证会人多嘴杂,意见分歧,开会岂不是坏政府涨价的事?所以河南、兰州等省市先后决定,凡是顺着上游调价而调价的,将来不开听证会。

       听证会取消,但开个座谈会,这是一着妙招。什么会都不开,单把价格调上去,老百姓也不服不行。但开个座谈会,就可以拿会议大做文章。媒体上经常说“会议一致认为”,现在若说座谈会“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不过是顺理成章的老调门,没人会觉得奇怪。哪些人与会了,会是如何开的,外界不得而知,有关部门正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当然,开听证会也可以在代表遴选、程度上动动手脚,搞成涨价一言堂。但听证难免有人唱反调,完事外界又议论纷纷。座谈会则是领导训话的会,与会者不过是为领导准备的忠实听众。就算其中有人想不通,领导也可以进行说服与教育,讲涨价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紧迫性,不管你听不听得进去,反正涨价是已经铁板钉钉了的。

       但借口毕竟是借口,上调政府定价而不听证,终究程序不合法。河南和兰州不开听证会,理由是价格顺着上游价格调整,听证事属多余。但上游价格调整,终端价格到底跟着调多少,仍然具有不确定性,具体如何调整,还是应当听取居民意见。天然气涨价如何反映到供热价格上,居民有权进行必要性审查。这说明,价格听证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须的。

       事实上,上下游价格联动并不具有天然合理性,在水电气热供应上,地方政府其实有提供补贴的义务。上游一涨,地方政府的指导价或定价就跟着涨,这是地方政府在逃避政府责任。这越发表明,听证环节绝对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