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和乐业——澳门经济发展点评之六十四


温家宝总理1113莅临澳门,两天里,出席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及晚宴外,视察了他首次踏足的这座城市,在不同场合讲了不少话。这些讲话,涉及到许多方面,但焦点所在,却在“民生”二字。在此,不妨援引本地媒体所报导的几段言谈:
……但是与其它地方一样,澳门也有自身的问题。在当前来说,主要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主要还是住房和物价。住房贵、物价高成为当前影响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低收入群体及困难民众,他们的生活就更拮据。要建立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便应该特别注重改善民生。”(13日下午会见澳门特区立法会、行政会成员政府主要官员)
退休能拿多少退休金?”“在澳门生活,一个人每月平均要多少钱?”(14日上午在工联北区综合服务中心向长者询问)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贫富差距拉大。困难社会集群当中,他们当前最关心的,是住房问题和物价问题。”(同上)
生活好吗?工资高吗?有一万元左右吗?”(14日下午走访凼仔官也街时询问一家品牌手信店店员)
家宝视察期间,还访问了凼仔一户普通居民家庭在与主人交谈中问及楼价、物价、收入等情况,细致入微,几使媒体不及备载。凡此种种,反映总理最关心的是民生尤其是劳工阶层的疾苦,这足以给各级政府官员以启示
平民百姓的人生需求,说到底,就是安居乐业四个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一国的执政党及其政府,如能让所有公民都安居乐业,就必然会获得举国拥戴和信赖。故此,其政治理念治国方针以及经济、社会等政策,无论如何改进、变动和包装,究竟是否正确和灵验,检验的根本标准只有一条:能否满足人民安居乐业的心愿?一国是如此,一个地区亦如此。由此评估澳门的现状,可算差强人意,居民基本上有屋住而不忧被强拆,有工开而不怕被炒鱿,比其它许多地方好很多。不过,远未到可以自满自傲的地步。正如温总理牵挂于心的,民生问题还有不少,需要特区政府花大力气去解决,让居民安居和乐业的层次有所提升。
温总理与澳门各界人士座谈留下了话:要利用特区政府财力较为雄厚的有利条件,把公共开支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要加快公共房屋建设,大力推进公共交通工程,着力解决市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要特别关心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不断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促进澳门社会的公平正义。其实,无论是“为人民服务”也好,“利为民所谋”也好,执政口号可以不同,但从根本上讲,政府就该以解决民生为要务,那些国防、外交等领域的种种举措,也是为了从大环境保护本国人民的安居和乐业。这个浅显的道理,经过温总理一番言传身教想来至少特区政府的主要官员都领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