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对“问题官员”为何如此宽容


许罡

       近年来,“问题官员”越来越多地吸引了公众的眼球。这些“问题官员”在工作中因为出现某种失误遭到党纪、政纪处分被免职,这给公众一种“扬眉吐气”的轻松感。比如,2010年12月2日,因涉嫌发帖诽谤官员的甘肃青年王鹏,在关押9天后,被宁夏吴忠警方释放。吴忠官方不仅承认了这是一起错案,向王鹏道了歉,而且直接经办此案的责任人——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分局局长何泽祥,党委副书记、政委汪洪东均被免职。
       但是,有人士认为,何泽祥、汪洪东很可能在明年的某个时候定会担任相应的官职。
       综观近年来问题官员大部分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出任与原来职务同级别的官职,有些甚至得到了重用而升迁的情形来看,上述人士的寓言并非空穴来风。
       据报道,今年8月,四川简阳市长段成武因违法批地,被简阳市所属的地级市资阳市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并调离市长岗位。但一周后,段成武被任命为资阳市财政局局长,一时引来舆论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质疑。10月30日,资阳市委宣传部发布通报称:段成武已被再次免职。
       在2006年因言获罪的“彭水诗案”中,彭水县教委人事科干部秦中飞写了一条名为《沁园春·彭水》的词,嵌进了县委书记蓝庆华、县长周伟的名字。这首词后来给秦中飞带来牢狱之灾。被媒体报道后,重庆市有关部门调查认定,这是一起政法部门不依法办案,党政领导非法干预司法的案件,秦中飞被释放。当事官员、彭水县委书记蓝庆华被指滥用公权而短暂免职后东山再起,出任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
       同一年的“山东高唐文案”中,高唐县民政局地名办主任董伟、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王子峰、县一中教师扈东臣在百度“高唐吧”中,发帖讽刺县委书记孙兰雨,7天后就被“抓捕归案”。2007年底,媒体曝光此事,引起上级关注。在2008年2月2日高唐县一次县级干部会议上,聊城市有关领导宣布免去县委书记孙兰雨的职务。不久后,孙兰雨出任聊城市援川办副主任、援川前线指挥部总指挥。今年9月,孙兰雨出任聊城市发改委主任。
       2007年“稷山文案”中被“诽谤”的官员李润山,当时被稷山县人大法工委主任杨秦玉、县农机局局长薛志敬、县委研究室副主任南回荣举报。结果被法院以诽谤罪,判处3人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三年。笔者不禁要问,为什么不去调查举报者举报的内容是否属实,而是仗着手中的权力对举报者刑法相加。恐怕没有人看得懂今日的法律,更没有人能够理解并接受当地司法机关办案动机。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在12月4日山西运城电视台发出的“干部任职公示”中,运城市盐湖区委书记李润山将由县处级升为副厅局级。
       2009年3月6日,在上海工作的王帅在网上举报家乡河南省灵宝县的非法征地行为,被河南灵宝警方从上海的公司带走。因而酿成了惊动全国的“灵宝帖案”。事发后,王帅举报的灵宝市大王庄镇党委书记黄松涛、灵宝市土地管理局副局长李建强事发后被免职。没多久,李建强则升任灵宝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副书记。黄松涛被任命为三门峡市盐业局局长。
       这些事件产生了两种令人深思的结局:一是这些官员的“突出表现”,制止了批评声音,成了当地干部中的“功臣”。一是那些被追捕的当事人,长时间生活在恐惧之中。一位公安系统人士透露:对地方官员而言,抓一个批评官员的公民,可以立刻减少地方上批评的声音;此外,事情平息后,被免职的官员依旧可以得到重用甚至提拔。
       以上官员升迁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而被追捕的当事人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恐惧。宁夏跨省追捕案主角王鹏从看守所出来之后,向一家媒体记者发去的一条短信显示:“幕后一直有一种邪恶的力量在竭力促成我的这个错案,公权完全成为替个别人泄私愤的工具,我家人的生命安全此前一直受到威胁,直到现在真正的幕后黑手尚未斩断……”
       太可怕了!
       中国一直都是标榜民主、法治的国度。至于什么事民主,什么是法治,这里不必多说。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法治为什么总是对那些问题官员表现出十分的宽容,而对于那些致力于弘扬正义、倡导社会公正,法治进取的普通百姓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事实上,被举报者本人仗着手中的权力对举报人实施打击和报复,是公权滥用已不容置疑,但为什么上级部门不及时制止呢?非要等到舆论满天飞的时候,上级部门才被动地干预,并作出“免职”一类的处理。因为,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他们都是官——官官相护,同气连枝,一丘之貉,都是宽容问题官员、打击举报者的根源。
还有一个困扰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的法问题,那就是,有些地方、尤其是校园发生死亡案件后,公众看不到警方积极的调查,更多的却是媒体记者在寻找案件的真相。
       2010年11月11日晚,河北省沧州市第十三中学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女学生,在晚自习课间突然从教学楼上坠落死亡后,当地警方也介入调查了,可是一个月过去了,真相是什么呢?
       当记者进入校园调查采访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避采访,有人猜测,校方发了“封口令”。到底是真是假,看来,只有良心才能识别。
       这年头,记者有心查明真相,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与此相反,警方乃职责所在,却作为不多!只有在调查普通百姓违法犯罪案件上,总是“高招”百出,甚至不惜刑讯逼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