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教育行业十余年,我一直对教育保持着不断探索的态度,就像我信奉和追求的:教育始终在路上。于是十年来,我与我的伙伴们解决了大大小小的难题和困惑,也让我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
最近关注到“最差教师”评选的相关新闻,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从今年11月28日开始,陕西宜川中学高二年级组在教师中开展了一项在教师看来是评选“最差教师”的活动,学校却认为是为了找出教学实力弱的教师,帮其提高教学能力。
到底现代人对于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什么?是教育出“高分”的人才?是培养出“高能”的职员?还是打造出“全能”的精英?
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大程度表现在“学”
正所谓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的水平不仅仅体现在“教”的环节,更多的是靠学生“学”的行为表现出来。现在很多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上存在不足,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学”的要领,在这个时候如果老师能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的乐趣,指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将大大提升学生对专业学科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在主观上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学科的掌握程度,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种学,还应该体现在教师个人的学习能力上。一位让我非常敬重的老教授,年近80高龄仍保持着每天关注其专业学术领域最新动态的习惯。只有这样富有学习精神、常葆学习热情的老师,才能时时站在知识更新的最前沿,为知识补充最新鲜的血液和生命力。
懂得因材施教更能培育满园桃李
作为一位老师,真才实学自然是最基本的条件,但是拥有真才实学并不是衡量一位老师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懂得因材施教的老师比学识渊博的老师更能培育出满园桃李,也更能成为现代人眼中的优秀教师。
懂得因材施教的老师,一般善于区别学生的长短之处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学科,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基础的同时,培养出具有个人特点的优秀人才。中国传媒大学CG+2影视动画双修班教学主任曾告诉我,在他的年级里有为数不少善于因材施教的老师,这些老师的共同点在于能够清晰掌握学生学习基础的长短之处和个性爱好,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定位,在课程层次设置和学生专业基础之间寻求平衡。而动漫专业的课程本来就具备灵活和创造的本质,所以因材施教能更合理地体现教师的优秀教学能力。
善于把握教育机会的老师更加分
教学的过程中,各个细节都蕴含着教育的契机,但教育的机会稍纵即逝。善于把握教育机会的老师,能够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有位从事中学教育的朋友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她班上之前有一位转学进来的“问题学生”,在高二的学习中成绩有一些进步,她给她颁发了一个“学习进步奖”,结果学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开始愿意找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开始主动融入到班集体和学习当中,为班集体做了不少贡献的同时学习成绩也进步了不少,自此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劲头,由“问题学生”变成了“资优生”。
这样的例子相信并不在少数,有许多学生其实只是需要被肯定,而懂得把握教育机会,适时激发学生上进心的老师,实际上掌握了更多的教育技巧。
优秀的教师还需要具备很多优秀的品质。据我们西岸国际语言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老师有很多共性。被调查者认为,一名优秀老师身上应该具备的最主要特征依次为:富有责任心、幽默感,尊重和关爱学生,和蔼、开朗,专业技能强,外表端庄大方等。由于教师肩负教书育人双重角色,学生们对优秀教师的人品要求也较高,依次为知识渊博、责任感、善解人意、耐心细致、人格魅力等。我们教育领域工作者,应该常怀谦恭之心,警醒之思,希望藉此与教育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