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埋下的六六六,渗透流入小溪
市、区环保局采取果断措施收集入罐
本报讯(记者罗小光)最近几天,沙坪坝区井口镇南西村青龙云生产队茅三峡溪有点热闹,市、区环保局不断来人,对着青山、小溪和附近的农家乐拍照,并仔细向附近村民们作调查。很快,一根白色的管子,从某农家乐院里引出,最后接入危险品收集罐。昨天,青龙云生产队的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好了,六六六黄水不会再流入茅三峡溪了。
历史:50年前曾埋下大量六六六罐子
7月底,重庆市绿色志愿联合会(以下简称绿联会)接到沙区井口镇村民的投诉,说井口镇南西村青龙云茅三峡溪沟里,经常有一股股剌鼻的恶臭。绿联会派出成员到现场调查。确实,茅三峡溪不时流出一股股红水,有时又是一股股黄水。红黄交加,臭气剌鼻。红水很快就查明,是住在茅三峡溪附近的农民加工猪头流出的,而黄水则从另一个小沟流入茅三峡溪,与红水无关。村民们告诉绿联会成员,他们经常闻到一股六六六味道。
昨天,井口镇青龙嘴生产队村民刘女士告诉记者,上个世纪60年代,她当时还是小孩,就亲眼看见井口农药厂在青龙云生产队茅三峡溪附近埋六六六,埋了几天几夜。那阵国家不许生产六六六了,于是,农药厂在这里挖了一个大坑,用坛子装起,把还没有用完的六六六运到青龙云生产队茅三峡溪全部埋起。
附近村民将50年代埋六六六的事告诉绿联会成员后,立即引起绿联会的高度重视。绿联会成员当即在茅三峡溪采样,并将水样送到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茅三峡溪青龙云生产队水段六六六超标19倍多。
是不是50年前埋在地下的六六六渗漏了?如是,将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绿联会成员立即将此事向市环保局固废中心汇报。
现在:六六六渗漏液截流收入危险品收集罐
8月31日下午,记者在井口镇青龙云生产队茅三峡溪看见,一根长长的白色管子,从某农家乐院墙边接出,一直进入化学危险品收集罐里。茅三峡溪沟,不再有黄水流出,也闻不到六六六味道。
指着危险品收集罐的地下,村民们说,这下面就是埋的六六六坛坛罐罐,多得很。前几天,收集罐里的渗漏液装满了,环保局的人还来把罐子里的黄水抽出带走。
记者用手去搅动收集罐上的白色棒棒,立即,一股六六六味道涌出,手上也有些剌痛。“洗手,快去洗手,六六六烧皮肤呢。”村民在一旁喊。
现在有管子接着,罐子装着,六六六渗漏液倒是不乱流了。今后如果下大雨,山洪来了,又啷个办?村民们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将来:挖出罐子,彻底处理,不留隐患
昨天,环保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沙区政府和市、区环保局接到六六六渗漏液流入小溪的报告后,非常重视。立即组织有关专家到现场考察,并汇同当年填埋六六六的有关厂家工作人员到现场指认。专家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后,得出结论是,上个世纪60年代农药厂是按国家要求,在一名副市长带队下,由市政府统一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在现青龙云生产队茅三峡溪附近,确实埋下了一批装有六六六的坛坛罐罐。50年后,这批填埋物有部份发生渗漏,渗透液流入茅三峡溪。
专家建议,尽快从渗漏处接入化学管子,引入收集罐中,对六六六渗漏液实行截流。不出一周,白色的管子做好了,收集罐运来了,渗透液被管子引入罐子里,不再乱流。
但这只是临时性的处理措施,昨天,环保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沙区政府和市、区环保局的打算是,要从地下挖出那些坛坛罐罐并把它们运走,以彻底解决安全隐患。但是,目前坛坛罐罐上面情况复杂,有生产队的房子,农家乐、公路等等。对此,政府将召开有关部门的专题会,商量如何尽快彻底解决问题。
有图,图为政府已经采取临时性措施,收集六六六渗漏液。
罗小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