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梦想国际化到运营国际化——《转变发展方式看湖北中烟》系列报道之五


  (湖北日报记者 占林涛)迈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奇迹般向大国强势迈进的同时,也走到了发展的关键路口。

  走出去,谋求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企业自身的内在要求。

  对于承载特殊责任的中国烟草工业来说,亦是如此。

  自主创新成就探索品牌

  我国是全球烟草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市场总量占全球市场的1/3,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烟草品牌。

  但是,国内烟草品牌的国际化程度,却不容乐观。

  一方面是国外市场占有率,长期处在2%以下,且利税能力偏低;一方面是国外品牌长期占据欧美等最有利可图的市场,并且每年还能从国内市场获取巨额利润。

  近年来,国家局审时度势,在构建“中式卷烟”、“培育10多个全国重点骨干品牌,组建10个左右大型烟草集团”一系列战略的支撑下,中国烟草工业,逐渐有了放眼全球的底气。

  作为行业主力军之一的湖北中烟,在此轮行业“以调整、促跨越”的过程中,在加强天然本草应用研究、降焦减害等方面,打破了行业品牌自主创新不足的软肋,显示出极强的创新能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旗下红金龙品牌,被首批确定为进军国际市场的探索品牌,开启了湖北烟草工业,进军世界市场的尝试。

  湖北烟草工业,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自信,在全球市场,与菲莫、英美、帝国等烟草强手,产生新一轮的碰撞、互促和交流。

  稳步推进晋身重要品牌

  国际市场,是一个崭新的舞台,意识形态的差别、传统文化、工作态度上的差异……需要湖北中烟人将视野,转向更广阔的全局。

  2008年初,在国家局的支持下,湖北中烟取得香港统一联邦国际有限公司产权,从此拥有了独立经营的国际市场拓展平台。

  2008年2月,红金龙RGD在捷克市场上市,打响了湖北中烟产品境外生产、销售的第一枪。随后,相继在斯洛伐克、波兰上市。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红金龙RGD即在东欧三国市场,站稳脚跟,成为同类档次产品的主销品牌。

  2008年3月,以金丝路公司为生产平台,红金龙RGD在墨西哥落地生产。2009年,湖北中烟统一联邦美洲公司在墨西哥成立,控股金丝路、设立生产基地、建立可控销售网络,进一步掌握市场主动权。

  2010年6月,湖北中烟再与澳门特富意烟草签订协议,“黄鹤楼”“红金龙RDG”委托加工项目启动。截止九月底,即赢得在手合同三万件,意向合同三万件。

  2010年8月,红金龙RGD累计销量已超过23万件,占到中烟国际与菲莫合作三个品牌总销量的80%。

  9月14日,姜成康局长考察菲莫公司,“重要品牌”成为国家局领导给予红金龙RGD的高度肯定和期待。

  勇当国际化主力军

  从探索品牌到重要品牌,湖北中烟在国际化道路上,初显身手,便露锋芒。

  2010年,红金龙晓楼的国际化实践,再次为中式卷烟的国际化,带来全新的思想。

  如果说,红金龙RGD在欧洲市场的成功,告诉人们:国际化应当不是被国际市场改造,而是针对国际市场特征,输出自己最擅长的产品、服务,去启动市场。

  那么,红金龙晓楼,携欧盟标准回到中国,则告诉我们:国际化还是一个双向的交流互动过程,包含引进、消化、吸收,洋为中用,在国内市场,引发创造新的需求。

  从人员走出去到产品走出去,从制造走出去到品牌走出去,湖北中烟的国际化,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每一步都务实有效。

  2011年,驰骋国内高端市场的黄鹤楼品牌,即将带着提高出口卷烟结构、提升中式卷烟在国际市场精品类卷烟形象的重任,在全球主要口岸和重点市场销售。

  国际化征程,“双品牌驱动”时代即将开启,湖北烟草工业的新高度,必将从此被给予新的定位。

  品牌是参与国际市场拓展的重要砝码,是赢得尊重的重要武器。

  国际烟草巨头与中国烟草合作,共同培育中式卷烟品牌、共拓国际市场,彰显的正是品牌的力量。

  未来,“湖北智造”必将在国际化的征程上,创造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