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多体恤百姓也就不会“两难”


周小川多体恤百姓也就不会“两难”

 

 

央行行长周小川是一个难以读得懂中国高级官员,1010日周小川表示今年内中国不会加息,可是10天之后央行就宣布加息。这是央行三年来首次宣布加息。

而后又出现周小川的“池子”说,招来许多猜想,结果都猜错了。就连央行副行长马德伦12日在上海首度解读了央行行长周小川所提的池子概念称:池子是指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系列政策组合措施。这个解释也没有说到点子上。

在而后1211日国家统计局宣布CPI28个月的新高,国内专家细辨加息风向,结果又都有估计错了。

昨天是揭晓周小川这两个谜底的一天,关于“池子”说有了答案。据京华时报昨天报道周小川在北大讲演说:“外汇储备有不同板块,不同板块可以定义为不同的池子,有的池子存储的钱是为了保证进出口支付用;有的池子存储的钱是因为外资企业投了很多资,将来要分红,所以为它预备着;其中还有一个子池子是针对热钱的。”

在周小川看来,典型的“池子”是指外汇储备。所以大家都猜错了。

昨天关于央行为何不加息的原因也终于出炉,周小川央视接受芮成钢专访时表示:“要想解释清楚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不是那么容易,也不是非常简单,它有多种因素。另外,我国有些居民过去没有足够的证券方面的知识,而且不一定有经历去做,但是随着人均GDP的提高,财富大家提高了,慢慢地他也会考虑到如何来管理自己的财富,这样的话,它会再划出一定程度的比例,来考虑多样化的保值增值。”

周小川直言,“多数央行的政策工具,都存在两难,想使得手里少数几项货币政策的工具,要满足所有不同利益群体的要求,是很困难的。拿汇率来理解,汇率升高的时候,出口者可能抱怨,进口者说这个可能有好处,他的东西可以卖便宜点,市场会大一点,这个历来都是会有这种权衡的。”

所以国内的学者们关于加息的猜测又是猜错了。中国央行行长就是这样一个难以揣测的人——如果周小川关于这两个问题的说法都对了,那么真的能说明周小川高明,国内的媒体普遍分析“池子”也好,“两难”也好,基本都是个没有用的话——“空话”、“废话”。

“池子”的说法比较可笑,有点像掩耳盗铃,外汇进入国内在商业银行结汇,就把外汇兑换成人民币。都成了人民币,这“池子”还有什么用?

还是前几天《国际金融报》的报道说得精彩:“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分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晰。同样是宽松货币政策,在发达国家的效果不显,但新兴国家却有点苦不堪言。这其中的关键原因是,发达国家自身并没有‘享受’多少宽松货币,大量的流动性纷纷注入增速很快的新兴国家,通胀压力当然越来越大,这也就直接导致了—— CPI集体‘发烧’”

外汇进来了,变成人民币,“池子”不起作用,CPI照样“发烧”。

提息的“两难”就更是无稽之谈,周小川接受芮成钢专访时面对我国长期居高不下的储蓄率说:“要想解释清楚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不是那么容易,也不是非常简单,它有多种因素。另外,我国有些居民过去没有足够的证券方面的知识,而且不一定有经历去做,但是随着人均GDP的提高,财富大家提高了,慢慢地他也会考虑到如何来管理自己的财富,这样的话,它会再划出一定程度的比例,来考虑多样化的保值增值。”

周小川直言,“多数央行的政策工具,都存在两难,想使得手里少数几项货币政策的工具,要满足所有不同利益群体的要求,是很困难的。拿汇率来理解,汇率升高的时候,出口者可能抱怨,进口者说这个可能有好处,他的东西可以卖便宜点,市场会大一点,这个历来都是会有这种权衡的。”

但是一年来的负利率时代实际上是苦了穷人,肥了投资者,有人说这是“劫贫济富”,我看更有道理。

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不会和美国人一样“寅吃卯粮”,何况中国的这些中低收入者的家庭有许多地方要花大把钱,“住房”、“上学”、“看病”、“结婚”都要花大钱的,所以中低收入者都很“抠门”,因此储蓄率居高不下也是必然的。因此也不会大把的去消费,总是会精打细算。

另一个方面,周小川说:“居民过去没有足够的证券方面的知识”,因此不愿理投资理财,关于这一点中低收入家庭也不是这样看的,因为中国资本市场20年,基本不是中低收入的乐园,尽管中国的证券投资的用户已经过了8000万,中低收入者进了这个地方吃亏的多,获利的少。有些人自觉得很有眼光,上班的时候也盯着大盘,花这种精力搞理财,绝大部分中国人还确实不能接受,再过几年也不能接受。说理财产品有骗局也许过于武断,但是一些理财产品让用户上当受骗也屡见不鲜了。

由于利率提高了,对投资不利,做生意的人一定不愉快。权衡这些利弊周小川应当如何决策?央行行长要多体恤一下大多数中低收入的感受,要把中国传统的经济思维应该放在首位,这才符合中国特色。

不然的话,中央银行的决策还能算是中国特色?

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积极”是要继续发展经济,“稳健”是要控制通胀,决策中总要放下一头,如果考虑通胀的压力,考虑中低收入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周小川还能有多大的难处?还要犹豫多久才能提息?

我看周小川应多体恤百姓也就不会“两难”。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八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