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堵车引发“迁都论” 民间掀起“选都”热
迁都争论 迁都岳阳 迁都信阳
媒体报道,2010年9月17日北京下了一场细雨,长安街东西双向堵车,继而蔓延至143条路段严重堵车,北京市交管局路况实时显示图几乎通盘红色。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理事陈宝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北京“首堵”已成常态,不“迁都”已经很难改变城市的路况。12月13日,在《锦绣》杂志、华顿经济研究院主办的“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高峰论坛”上。上海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要想解决北京近期集中爆发的城市病,迁都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有报道称,早在1980年,首都经贸大学教授汪平就曾提出过迁都一说。二十年后,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整版刊登文章《北京城会被迫迁都吗》。而在沙尘暴肆虐北京的时候,美国《新闻周刊》记录下了朱总理的一句话:“如果治理不好沙案,北京就有迁都的危险。”2006年3月,风沙紧逼北京城,此时正值全国两会的召开,479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要求将首都迁出北京。
大多数建议者都将迁都选址定在了中原地区或者长江流域。有网友称,在中国,南有南京,北有北京,这个地方可以叫做“中京”,符合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意志。这是一个新的地名,不会使用任何中国旧的地名,不会带来地名命名上的一系列麻烦。上海,建设成中国的乃至世界的经济中心。北京,建设成中国的乃至世界的文化中心。中京,可以建设成中国的乃至世界的政治中心。
有网友提议中国最宜居的十大二线城市。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的幸福指数最高,高过经济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天津海在不远处,河就在城里。北洋政府时期,台上的是北京,台后的是天津。这是天津最大的魅力。租界建筑外头的石头是硬的,里头的思想史、政治史、经济史更硬。
更有网友反对,参见网友文言文:迁都势不可行!
近闻有献议迁都者,似此腐儒可尽斩之.一国之都,因朝代不同而异。纵观现今中国版图,北京为最宜,控辽东而摄三晋,制山东而领两淮,关东健卒西向足以略三秦,南向足以服吴楚,天下有事,四出五击,足保社稷。
贸然迁都,恐非国家之福。南迁则江北为患,有亡国之危;西迁则山东为祸,有丧土之痛。辽东一带,民风素悍,轻而无礼,刚而好狠,与蛮夷杂居日久。盛产鱼米,足以为资,一旦太守殚弱,一二豪强聚财敛民,北扼山海关,侵扰幽燕,则当代中国恐有古时匈奴之祸。山东古封齐鲁,三齐兵甲强盛,智士能臣车载斗量,拥渤海之利,取江浙之资,收太行之要,据长江之险,西吞韩赵,北合幽燕,饮马长江,便可乘势席卷江南,进图陇蜀。一旦山东有变,国家恐非我党所有了。当今中国,定都若不足以震辽东、山东,则国家不宁。此北京之势不可迁之故也。
有倡议都长安、洛阳、南京等地者,以古时为据,而不以当今为权。古时辽东、朔方一代,虽臣事中国,却非中国所有。试想当今君主,能弃北方否?长安虽有高屋建瓴之安,国家能弃东方而偏安于秦否?
更有以北京不足以守为据者。北京左有辽东,右有齐鲁,似双拳护于心胸,尽集天下精兵于此,孰能破之?
司法公正
怎样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实现体面劳动让劳动者更有尊严?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
杨东平:用制度保障尊严
“公正”与“公平”之辨
政府首次承诺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